正北仰岱岳,稍西望淮沂。
计彼俯视此,小于水中坻。
江尽即入海,山行复何之。
我马虽云跌,我车犹可脂。
朝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变好或发展的趋势。
大江(dà jiāng)的意思:形容大江奔流向东流去,意味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岱岳(dài yuè)的意思:岱岳是指中国的五岳之一,泛指高山,也可用来形容人的高尚品质或卓越才能。
俯视(fǔ shì)的意思:从上往下看,以高人姿态看待或傲视他人。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君山(jūn shān)的意思:指君主的山,比喻高山峻岭。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山行(shān xíng)的意思:指登山旅行或行走于山间。
上上(shàng shàng)的意思:指最高级、最好的。
上黄(shàng huáng)的意思:指人的脸色发黄或病态的样子。
适心(shì xīn)的意思:满足心愿,符合心意。
行复(xíng fù)的意思:指行为得到了回报或者得到了应有的反馈。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犹可(yóu kě)的意思:还可以;尚可
转丸(zhuǎn wán)的意思:形容事物转瞬即逝或转变迅速。
这首元末明初的诗,作者黄玠以游历江阴君山为背景,通过描绘登高远眺的景象和个人感受,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旅行体验和人生哲思。
首句“上上黄君山”,点出诗人登临的地点,接着“瞰兹大江陲”描绘了壮丽的江景。诗人感慨万千,“一展万里观,悠然千古思”,表达了对广阔天地的敬畏与历史长河的沉思。
“正北仰岱岳,稍西望淮沂”两句,诗人遥望北方的泰山和西方的淮河、沂水,暗示了对故乡和历史文化的怀念。他想象泰山俯瞰此地,自比为水中小洲,流露出谦逊和人生的渺小感。
“朝来扶桑暾,已挂弱木枝”运用神话意象,日出东方的景象象征着新的开始,即使遭遇挫折(堕马伤腕),诗人仍坚韧前行。“江尽即入海,山行复何之”则寓言人生旅途无尽,无论顺境逆境,都要继续探索。
最后四句,诗人以马车比喻人生,即使跌宕起伏,车轮仍有润滑前行的可能,表达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人生短暂的深刻理解:“人世若转丸,适心苟相怡。”人生如弹丸疾转,只要心境愉悦,就能在逆境中找到乐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体现了诗人面对生活挫折的坚韧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湖南三千里。百万人家争送喜。
元戎初度,和气水流山峙。
荆楚中间寿域开,翼轸傍边台躔起。
崧岳降神,维箕骑尾。见说君王注倚。
问舟楫、盐梅谁是。国人争望周公,东归几几。
功名多载旗常上,福禄平分天壤里。
家家弦管,年年弧矢。
万里七年艰险同,我车西去子舟东。
教儿强学先循理,嫁女随宜莫讳穷。
注就欧诗勤琢削,续成汉纪更磨砻。
乡人借问碧鸡使,万卷书中一老翁。
望长江东去,逐客西来,几逢秋杪。
江草不花,约鬓丝俱老。
朝士红萸,佳人雪藕,别后忍孤欢笑。
楚水楼台,巫山宫殿,五湖烟渺。
又是征帆,万里行去,旧恨鲈鱼,昔盟鸥鸟。
九日江南,上蓬莱仙岛。
三度刘郎,黄花醉里,问我几时来到。
寄语西风,饶他老子,莫欺乌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