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浙西李大夫四首·其三》
《寄浙西李大夫四首·其三》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禁林同直交情,无夜无曾不到明。

最忆西楼人静夜,玉晨钟两三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晨钟(chén zhōng)的意思:晨钟指的是清晨的钟声,比喻新的时代或新的事物的到来。

交情(jiāo qing)的意思:互相结交、建立友谊

禁林(jìn lín)的意思:禁止进入的森林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三声(s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低起伏,有节奏感的阴平、阳平、上声。

同直(tóng zhí)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言行一致,没有偏差。

无曾(wú zēng)的意思:从未有过,从未曾经历过

玉晨(yù chén)的意思:玉石美丽的早晨。形容景色美好或人物容貌美丽。

直话(zhí huà)的意思:直接说出真实的话,不加掩饰或隐瞒。

钟磬(zhōng qìng)的意思:比喻音乐和声音的美妙动听。

翻译
在禁止喧哗的森林中一同值夜交流情感,没有哪个夜晚不是直到天明。
最难忘的是在西楼静谧的夜晚,传来玉晨寺的钟磐声,响了两三下。
注释
禁林:指可能为皇家园林或特定禁区内的林地,不允许一般人随意进出。
同直:一同值班或值夜。
话交情:交流彼此的感情或加深友谊。
无夜无:没有哪个夜晚不,表示每晚都。
最忆:最为怀念。
西楼:诗中常指能眺望美景或适合静思的楼阁。
人静夜:深夜人静之时,强调环境的宁静。
玉晨钟磬:玉晨寺(假设的地名)的钟声和磬声,通常用于宗教仪式,象征宁静与超脱。
两三声:几声,表示声音的稀疏与悠远。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属于中晚唐时期的作品。从诗句来看,诗人通过描绘禁林中的交往和西楼夜静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禁林同直话交情,无夜无曾不到明。” 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与朋友在皇宫附近(禁林)中畅谈心志、交流友情的情形。这里的“无夜无曾不到明”暗示了他们相聚的频繁和深夜的长谈,表达了一种不以日夜计算而是以情谊为尺度的深厚交情。

“最忆西楼人静夜,玉晨钟磬两三声。”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静谧的夜晚场景,诗人独自在西楼回忆往昔,那时的夜晚格外宁静,只有清晨的钟声(玉晨钟)偶尔响起,宛如一种精神上的唤醒。这里的“两三声”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可能是对那段美好记忆的一种提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静谧氛围的描绘和钟声的细节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友情的深切怀念,以及那种难以忘怀的情感。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题水墨画水仙木犀·其二

昔年风露乡,裙破郁金黄。

别来参祖意,坏色染衣裳。

(0)

夜坐因观杨伯虎和春字韵诗偶成五绝再寄·其三

往事追思重惨伤,相从常醉德勋堂。

每登屺岵数鸿雁,老泪风前必数行。

(0)

夜坐因观杨伯虎和春字韵诗偶成五绝再寄·其二

案上因翻简铁堆,亲朋何日和诗回。

高怀剩得清閒力,满纸溪山秀色开。

(0)

走笔和曾无逸掌故约观玉照堂梅诗六首·其五

才晴便是看花时,休问花名是阿谁。

藉使无梅桃杏在,但能来赏莫嫌迟。

(0)

有怀新筠州杨秘监寄赠八绝兼桂隐茶·其八

茗芽封去且随书,林下多惭好物无。

鼻孔撩天犹得在,却须持赠竹香炉。

(0)

句·其二

白水汪汪满稻畦,樟花零落遍前溪。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