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宵》
《秋宵》全文
清 / 高其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离抱何时释,秋宵特地长。

梦回远塞,月好是殊方

蜡泪红垂地,蛩声寒近床。

遥怜多病后,吟罢正回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蛩声(qióng shēng)的意思:指孤寂无助的声音,形容人在困境中无人相助的悲凉情境。

好是(hǎo shì)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好,十分理想。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回肠(huí cháng)的意思:指情感悲伤或感动到了极点。

蜡泪(là lèi)的意思:形容蜡烛燃烧时滴下的泪状物,比喻人因悲伤而流泪。

离抱(lí bào)的意思:指离开亲人或离开熟悉的环境而感到惋惜和不舍之情。

梦回(mèng huí)的意思:指梦境中回到过去,回忆往事。

秋宵(qiū xiāo)的意思:指秋天的夜晚。

殊方(shū fāng)的意思:特殊的方法或途径

特地(tè dì)的意思:特意、特别地

远塞(yuǎn sāi)的意思:远离尘嚣,避开喧嚣的世界。

鉴赏

这首《秋宵》由清代诗人高其倬所作,描绘了深秋之夜的孤寂与思乡之情。诗中以“离抱何时释”开篇,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内心的愁绪与分离之苦,表达了对团聚的渴望和对离别的无奈。接下来,“秋宵特地长”一句,通过描述夜晚的漫长,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寞的氛围。

“梦回仍远塞,月好是殊方。”这两句诗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主人公在梦中虽身处远方边塞,另一方面又在现实中面对美好的月色却身在异乡,突出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落差,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感。

“蜡泪红垂地,蛩声寒近床。”这里通过蜡烛的泪滴和蟋蟀的叫声,形象地描绘了秋夜的凄凉景象,蜡烛的泪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累积,而蟋蟀的叫声则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与哀愁。

最后,“遥怜多病后,吟罢正回肠。”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尤其是经历了疾病之后,这种思念更加深刻。吟诵完毕,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与忧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离别、孤独、思念等复杂情感的深刻体验,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
高其倬

高其倬
朝代:清

高其倬(1676(丙辰年)—1738)清代官员、诗人。字章之,号美沼、种筠,辽宁铁岭人,隶汉军镶黄旗,指头画创始人高其佩堂弟。康熙三十三年进士,迁内阁学士。世宗朝历云贵、闽浙、两江总督。在闽请解除民间出海贸易禁令,后以故降为江苏巡抚。乾隆初,官至工部尚书,卒谥文良。有奏疏及《味和堂诗集》。
猜你喜欢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一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彦。

嗟汝独何为,闭门观物变。

微物岂足观,汝独观不倦。

牵牛与葵蓼,采摘入诗卷。

吾闻东山傅,置酒携燕婉。

富贵未能忘,声色聊自遣。

汝今又不然,时节看瓜蔓。

怀宝自足珍,艺兰那计畹。

吾归于汝处,慎勿嗟岁晚。

(0)

八月十四夜对月效李长吉

雨江洗出揉蓝天,结璘下铺白玉筵。

尾箕斗牛珠一穿,连晖接影堕我前。

整襟危坐天地默,不知夜漏下几刻。

飞萤一点从外入,白露下湿桂子香。

蓝桥云英正卖浆,金盘荔枝龙眼双。

(0)

长相思·其一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0)

西江月.廿一史弹词第四段说三分两晋开场下场词二首·其二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斗春秋。

秦汉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

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0)

次韵和王巩六首·其五

平生我亦轻馀子,晚岁人谁念此翁。

巧语屡曾遭薏苡,廋词聊复托芎藭。

子还可责同元亮,妻却差贤胜敬通。

若问我贫天所赋,不因迁谪始囊空。

(0)

东楼

万里流沙道,西征过北门。

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

楼角临风迥,城阴带水昏。

传声看驿使,送节向河源。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