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透疑无蕊,花头色更黄。
食须寻细朵,簪莫坠寒香。
恶湿常依日,宜寒必待霜。
这首诗描绘了在孟池亭中采摘菊花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菊花的独特魅力和其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
首句“开透疑无蕊”,描绘了菊花开放时的神秘感,仿佛花朵内部隐藏着看不见的花蕊,营造了一种朦胧之美。接着,“花头色更黄”则直接点明了菊花的颜色特点——金黄色,强调了其鲜明的视觉效果。
“食须寻细朵,簪莫坠寒香”两句,一方面表达了对菊花食用价值的欣赏,认为应仔细挑选小朵的菊花;另一方面,也赞美了菊花的香气,即使在寒冷的季节也能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暗示了菊花的高洁品质。
“恶湿常依日,宜寒必待霜”揭示了菊花对环境的适应性,它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但也能在寒冷的季节里生长,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菊花在恶劣条件下的坚韧不拔。
最后,“凄清当岁暮,不忍说孤芳”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在岁末时节独自绽放的感慨,既为菊花的孤独而感到惋惜,又对其在严冬中依然保持美丽与生命力的坚韧精神表示敬佩。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缥缈千层外,萦纡一径通。
飞甍明落日,巨栋挂斜虹。
赏眺资公退,招邀得调同。
九天开浩荡,万象入牢笼。
水色连晴碧,云容借晚空。
清乘庾公兴,快挹楚王风。
弁侧金罍倒,楼昏画角终。
明朝车马客,陡觉厌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