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次洚水口·其一》
《舟次洚水口·其一》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满目兵戈后,西来岂胜游

箐林皆置堡,洚水始通舟。

预恐官租逼,常怀歉岁忧。

请从渤海治,致盗独无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兵戈(bīng gē)的意思:指战争和军事行动。

渤海(bó hǎi)的意思:比喻庞大而辽阔的海洋,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领域的广阔和辽阔。

常怀(cháng huái)的意思:始终保持某种思想、情感、信念等。

独无(dú wú)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

官租(guān zū)的意思:指官员收取的贿赂或者官员的薪俸。

洚水(jiàng shuǐ)的意思:洚水是指洪水泛滥,形容水势浩大,泛指大水。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目兵(mù bīng)的意思:目兵是一个指代军队中的士兵或战士的词语。

歉岁(qiàn suì)的意思:歉岁指的是年岁不好,年景不佳的意思。

胜游(shèng yóu)的意思:指胜利后的游览、游玩。

无由(wú yóu)的意思:没有理由或依据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区大相的《舟次洚水口(其一)》描绘了战乱之后的景象,充满了对社会动荡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首句“满目兵戈后”,开篇即点出背景,战争的痕迹遍布眼底,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不安。接着,“西来岂胜游”一句,表达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是前往西边的旅行也难以感到愉悦,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沉重的心情。

“箐林皆置堡,洚水始通舟。”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后的荒凉景象。茂密的森林中,到处都是设置的防御工事,连原本可以自由航行的洚水河,也因为战乱而只能依靠船只通行,形象地展现了战乱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们生活条件的恶化。

“预恐官租逼,常怀歉岁忧。”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担忧。在战乱之后,百姓不仅要面对生活的艰辛,还要担心官府的赋税压迫和歉收之年的饥荒,体现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生活状况的深切同情。

最后,“请从渤海治,致盗独无由。”诗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从渤海开始治理,以期从根本上解决盗贼横行的问题,恢复社会秩序。这一句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他对于国家治理的期待和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战乱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以及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和对社会秩序重建的渴望。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报资寺题壁·其三

吟对枯禅手独叉,山川寒入片心赊。

西园昨夜吹风雨,一径萧萧葬落花。

(0)

题外国图·其二

阶砌金银步若闻,案头黄卷极纷纭。

异乡土产金银贱,不爱金银只爱文。

(0)

六月十九日同诸子集西禅寺放生

宝丛深夏白琉璃,高影慈云十二时。

愿物不为香饵取,在人非有玉环期。

一围天地浮沉共,半日山林老少随。

兴到微吟如莫惜,芭蕉花叶好题诗。

(0)

海菭

青菭有馀绪,浮海独缠绵。

日出能含影,龙归得抱涎。

秪当生水国,不欲到人烟。

若使克彝鼎,山珍无此鲜。

(0)

天露秭

秭实名嘉植,争传天露中。

健脾扶力惫,安胃驻颜红。

辟谷殊多事,烧丹亦太工。

何如因地道,谁说养生穷。

(0)

寄朱叔子

二禺有放士,相思不相识。

愚公徙太行,精卫填碣石。

纵浪大化中,读书与好色。

弹铗归乎徕,傲岸论所癖。

所癖亮有规,规子更努力。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