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酒泉子·其三》
《酒泉子·其三》全文
唐 / 温庭筠   形式: 词  词牌: 酒泉子

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

玉钗斜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八行(bā háng)的意思:指行动迅速、敏捷。

不归(bù guī)的意思:不返回;不回来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金缕(jīn lǚ)的意思:指金线,比喻非常细小的东西。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行书(xíng shū)的意思: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一种字体,也指用行书写成的文章。

玉钗(yù chāi)的意思:玉钗是指美丽的女子,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貌和端庄。

云鬟(yún huá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头发美丽、长而飘逸。

八行书(bā háng shū)的意思:指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的内容充实,字里行间有深意。

注释
楚女:古代楚地的女子。
此指抒情主人公,一个身世飘零的歌舞女伎。
楼:楚女暂栖之所。
稀:一作“飞”。
斜篸:斜插。
篸,通“簪”,此处用作动词。
云鬟:高耸的环形发髻。
金缕凤:用金丝线绣的凤凰图形。
八行书:信札的代称。
古代信札每页八行。
翻译
她回南方去了,现在还没有踏上归途。我独居的小楼枕卧溪畔,夜夜愁听那春水汩汩。明月也无伴,像我一样孤独。春风吹杏花稀疏零落,更使我愁伤春暮。
玉钗在你的头上,斜斜地簪住云髻雾鬟。你裙上绣金的凤凰,仿佛栖息在我心间。真盼这春天又变秋天,请南飞的鸿雁,带去我的书信,带去我千里的思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名为《酒泉子·其三》。诗中描绘了一位楚地女子不愿回家,她所处之地有小河春水,月光清明,但风又起,杏花稀少。在这里,她的玉钗似乎被云鬟重重地缠绕,而她的裙上装饰着金缕凤。诗中还提到她写了八行书信,可是千里之外,只能通过梦境去想象;雁鸟南飞,带着思念。

温庭筠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鲜活的意象著称。在这里,他运用楚地女子不归的形象,来表达一种离别之痛与怀远之情。小河春水、月孤明、风又起等景物的描绘,不仅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也加深了诗中离愁别绪的情感氛围。而“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则是对远方思念之情的抒发,通过书信、梦境和飞鸟来传递这种无法言说的深沉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研究唐代诗歌以及温庭筠风格的重要作品之一。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
朝代:唐   字:飞卿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生辰:约812—866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猜你喜欢

银婚纪念辞二首·其二

漫数云和颂瑟弦,一弦一柱总堪怜。

乱离久历欢娱暂,忧患多经老病绵。

镜底欲停双凤舞,人间几见百年筵。

此心且幸盟金石,的皪如银质倍坚。

(0)

雨后登眺江亭作

春郊逢雨霁,遐迩皆奇瞩。

乱水浅塘分,归云众山簇。

不惜障泥污,联骑踏新绿。

芦滩未隐鹭,麦陇初呼犊。

睛色野潭明,孤烟寺楼矗。

抬级恣远眸,净碧手堪掬。

不独山容润,万象如膏沐。

对枰忘人境,瞑照入帘速。

心仪金门隐,目笑成都卜。

尘埋幸非深,鱼鸟亦已熟。

我当办閒身,来与清景逐。

(0)

菊影

一庭凉月浸,花影上窗来。

风动犹疑画,霜侵未尽开。

对君无片语,愧我少吟才。

欲折何从觅,清香隔院回。

(0)

咏怀二首·其一

迢迢云路欲相忘,惟有清风入画堂。

人到穷途诗亦瘦,心无宿累梦都香。

身閒惯病嵇康懒,才浅翻惭阮籍狂。

百尺高楼遥倚望,九霄鹏鸟自翱翔。

(0)

恭和瞿年伯临难诗即以奉挽

漫云嚼齿枕戈眠,胜过祥兴已四年。

占历自知当赤伏,骑箕先此告苍天。

奔归灵武非无策,独守荥阳亦宿缘。

莫以人间论成败,虞山一字比燕然。

(0)

哀王孙

金鞭宝玦走天涯,紫塞黄尘日又斜。

北去铜驼惟有泪,西来玉马已无家。

愁闻虏骑随秋草,怕遣宫莺问落花。

闻道青门多白骨,更无人种故侯瓜。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