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水竹居》
《题水竹居》全文
宋 / 牟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绕屋清波翠绡鱼鳞发发鸟翛翛。

画阑影漾清涟动,书几阴来绿雨摇。

文采巧当鲛杼薄,秋声微度玉笙娇。

岂惟钓艇终堪系,况是佳人不待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翠绡(cuì xiāo)的意思:形容颜色鲜艳明亮的丝织品。

钓艇(diào tǐng)的意思:指用来钓鱼的小船。

发发(fā fā)的意思:形容连续不断地发射、发出或发生。

画阑(huà lán)的意思:指绘画精美的栏杆。也用来形容文人雅士的才华出众。

佳人(jiā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景色。

岂惟(qǐ wéi)的意思:不仅仅是,不只是

清波(qīng bō)的意思:指水面平静无波澜。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书几(shū jǐ)的意思:指对书籍的数量或范围表示不确定。

文采(wén cǎi)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优美、华丽,形容文章或言辞的风采和才华。

鱼鳞(yú lín)的意思:鱼的鳞片。比喻事物的细小部分。

玉笙(yù shēng)的意思:比喻音乐声音清脆悦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江南水乡生活图景。开篇“绕屋清波隔翠绡,鱼鳞发发鸟翛翛”两句,以动人的笔触勾勒出一片被碧绿竹叶环绕的水面,波光粼粼之中鱼儿跃动,伴随着鸟儿在空中自由翱翔,营造出一种恬静自然的氛围。

接着“画阑影漾清涟动,书几阴来绿雨摇”两句,则将视角转移到室内,窗棂上的影子随着水波摇曳,书案旁偶尔落下细雨,雨滴在叶上形成绿色之珠,环境的静谧与自然之声交织成一幅生动图画。

“文采巧当鲛杼薄,秋声微度玉笙娇”两句,诗人自诩其才华犹如鲛杼(一种古代乐器)的清音,在秋日的微风中轻轻流淌,如同玉笙发出的柔和声音,这里不仅是对自己文学才情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艺术境界的追求。

末尾“岂惟钓艇终堪系,况是佳人不待招”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满足和对远方佳人的思念。钓艇(一种小船)停靠在岸边,虽可随时启航,但心中似乎已有所牵挂。而“况是佳人不待招”,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期待,这里的“佳人”可以理解为理想中的生活伴侣,或是象征着诗人心目中那份难以企及的完美。

总体而言,诗中融合了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对艺术境界的追求,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使得这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自在飞花的意境。

作者介绍

牟巘
朝代:宋   字:献甫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牟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牟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和季弟韵二十首·其一

何处有禾三百廛,芋区止在舍西边。

室如蒙叟生虚白,诗赛唐人选极玄。

耐久不如常友石,固穷未肯便兄钱。

春晴尤惬看花者,却怕山田欠水泉。

(0)

问讯竹溪二首·其二

几度书来说乞身,果然跳出软红尘。

推黄粱枕了无梦,对紫薇花他有人。

杜老诗犹怀主相,瞿昙法贵等冤亲。

竹君樗叟俱强健,天遣相从寂寞滨。

(0)

过章戴二首·其二

曾向明时雪李邕,又闻名在聘贤中。

忆言鸱吻施茅屋,忍见龟趺立柏宫。

杯酒昔常陪贺老,只鸡终待哭乔公。

情知客泪先难制,邻笛那堪咽晚风。

(0)

西林寺

将谓如庐阜,因迂数里行。

问俱无古迹,来等慕虚名。

借榻眠难熟,逢碑眼暂明。

残僧逃似鼠,难结社中盟。

(0)

次韵赵优奏良爌投赠二首·其一

不留妄念著胸中,弋者何心更慕鸿。

畴昔直前焚戆草,即今殿后著谈丛。

放言遣兴诗瓢满,野史诛奸笔钺公。

埋骨家山百无恨,圣贤厄蔡更徂东。

(0)

华严知客寮

檐外苍榕六月秋,小年来此爱深幽。

坏墙萤出如渔火,古壁蜂穿似射侯。

涉世昏昏忘旧话,入山历历记前游。

故人埋玉僧归塔,独听疏钟起暮愁。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