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馀庆在,公鼎格平和。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日(dāng rì)的意思:指当天、当时的情况或状态。
公当(gōng dāng)的意思:公正、恰当、适当。
化流(huà liú)的意思:指水流转变为气态、蒸发的过程。也用来比喻事物转化、消散的情况。
流民(liú mín)的意思:指因战乱、灾害等原因而失去家园、四处流浪的人。
美化(měi huà)的意思:将事物或情况描述得比实际更好,使其显得更美好或更有吸引力。
民物(mín wù)的意思:指人民和物质,即人和物。
平和(píng hé)的意思:指和平、安宁、和谐的状态。
三鳣(sān zhā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非常罕见、稀奇。
邵父(shào fù)的意思:指儿子过分孝顺父亲,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驷马(sì mǎ)的意思:指四匹马并驾驭,形容才能出众、技艺高超。
薰然(xūn rán)的意思:形容香气扑鼻,使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遗爱(yí ài)的意思:指因为爱而留下的情感、关怀或财物。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 注释
- 美化:形容使事物更美好。
流民:逃难的百姓。
薰然:浓郁的样子,此处指深远的影响。
遗爱:遗留下来的爱心或恩惠。
栾公:历史上的某位有德官员。
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引申为善举。
邵父:可能是指邵公,古代贤者,此处借代有德之人。
歌:歌颂,赞美。
鳣:鳝鱼,古人视为吉祥之物。
集:聚集。
驷马:四匹马拉的车,象征显赫的地位。
馀庆:遗留的好运或美德。
公鼎:古代象征权力和公正的大鼎,也代表德行。
格:标准,准则。
平和:公正和谐。
- 翻译
- 他美化了流离失所的人们,留下了深厚的仁爱影响。
栾公当年的善举,至今仍被人们传唱。
庭院中常常聚集着三条鳝鱼,门前能容纳四匹马拉的车经过。
要了解他的余德,只需看那公正和谐的公鼎就知道了。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所作,名为《文太师挽歌三首(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司马光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他对逝去时代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时社会安定的祝愿。
"美化流民物,薰然遗爱多。" 这两句诗表明诗人对过去美好的生活有着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如同薰香一般,留存在心中,不易消散。
"栾公当日社,邵父至今歌。" 这两句提及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栾巴之社、邵伯之歌,都成为了后世传颂的美好记忆。这里显示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缅怀。
"庭有三鳣集,门容驷马过。" 这两句描绘的是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庭院中有鱼儿欢跃,门前则是马匹出入自如。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美好的向往,也反映出了一个社会秩序井然、民生安定的事实。
"欲知馀庆在,公鼎格平和。" 最后两句诗则点明了主题:希望这种美好祥和的生活能够长久持续下去。在这里,“公鼎”象征着国家的安稳与权威,而“格平和”则表达了对社会和谐、国泰民安的祈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祥和的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陆义姑姊为陆给事浚明
吴都有鸟乌,哑哑尔双雏。
父兮振劲翮,母也溘尔徂。
劲翮归何时,徂者不可呼。
阿㜷空筼涕,返视惟我姑。
葛藟庇本根,况乃集于枯。
左右提且挈,旦夕糜与餔。
双雏毛彩成,父始归吴都。
骨肉为秦越,衣冠繁有徒。
守孀见兄弟,乃能为尔图。
路人皆叹息,义姊胜丈夫。
上天锡难老,黄发将满颅。
贤哉陆氏姊,嗟嗟今所无。
寄谢张方伯犀浦
林钟动炎飙,我稼怀初熟。
驾言上小舟,遥向青萝屋。
高畬喜得雨,田父仰沾足。
去岁苦旱饥,赖此庶充腹。
今朝江渡口,仓遽走儿仆。
手持故人书,凉荫卧且读。
书中竟何有,历历写衷曲。
忆昔为曹郎,出入联镳轴。
讵看岁月周,流光迈淹倏。
负疴缅旷莽,朝事不经目。
同时几豪彦,一一忘所录。
而我甘耕农,已君居省辖。
伯氏今何如,不审燕与蜀。
人生慨萍梗,尘梦纷蕉鹿。
知君重契谊,感意情弥笃。
还期理篙楫,拜悟越山麓。
临风寄咏言,于焉致忱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