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迷(cǎo mí)的意思:形容人迷恋于花草树木,痴迷于园艺或花草观赏。
春衣(chūn yī)的意思:指春天穿的衣服,比喻美好的事物或者令人愉悦的事物。
定处(dìng chǔ)的意思:确定位置或地位。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泪痕(lèi hén)的意思:泪痕是指因为悲伤或哭泣而留下的痕迹。
旅食(lǚ shí)的意思:指在旅途中吃饭,也泛指旅途中的食宿。
时休(shí xiū)的意思:指适时休息或停止工作,以保持身心健康。
销魂(xiāo hún)的意思:形容美丽动人、令人陶醉的景色或声音。
异乡(yì xiāng)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家乡不同的地方,指外地或外国。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 注释
- 一身无定处:指自己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四处漂泊。
万里独销魂: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或哀愁,这里指独自在外,心中充满无限愁绪。
芳草:这里指春天茂盛的草,常用来象征生命力或引发离愁别绪。
春衣滴泪痕:春衣,春季穿的衣服,此句形容因思念而流泪,泪水沾湿了衣裳。
休旅食:停止旅途中的简陋饮食,意指结束流浪生活。
向夜:接近夜晚的时候。
异乡苦:在外地所遭受的各种艰难与苦楚。
空山啼暮猿:空旷的山中,傍晚时猿猴的叫声,常用来渲染孤寂凄凉的气氛。
- 翻译
- 孤独一身无固定居所,漂泊万里唯有灵魂相伴。
茂盛的春草让人迷失归家的路,春衫上满是思乡的泪痕。
何时才能结束这旅途中的餐风饮露,夜晚时分在江边村落歇息。
想要了解异乡的辛酸吗?听那空山中傍晚猿猴的哀鸣。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惟审的《别友人》,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离别时的孤独感受。我们可以逐行解读其意境:
一身无定处,万里独销魂。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的漂泊不定,内心的孤寂与哀愁。"一身"指的是诗人自己,而"无定处"则是形象地表达了他没有固定的居所或归宿之感。"万里独销魂"更深化了这种情感,即便是在遥远的异乡,诗人的心灵也随着旅途的延伸而逐渐消逝。
芳草迷归路,春衣滴泪痕。
这里则是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描绘。"芳草迷归路"表明了诗人行走在回家的路上,但被鲜美而蓬乱的野草所环绕,似乎连归途都变得迷离难辨。而"春衣滴泪痕"则写出了诗人因思念故乡或亲友,而在春日里穿着春衣时不禁落泪的情景,那些泪痕就像是时间的印记,记录了他的哀愁。
几时休旅食,向夜宿江村。
这两句是对未来的期盼和当前处境的描述。"几时休旅食"表达了诗人对于长久旅行生活的厌倦,希望能够有所停歇,不再持续这种不定时的饮食。而"向夜宿江村"则是他在黄昏将近时,选择在江边的村落中过夜,体现了一种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欲识异乡苦,空山啼暮猿。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来比喻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欲识异乡苦"意味着诗人想要表达在外地的艰辛与孤独,但这个愿望似乎又被压抑了。而"空山啼暮猿"则是他将自己的哀伤比作空山中暮色时分猿猴的啼叫,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与悲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的思念、旅途中的孤独,以及对归宿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