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似雅侄西庄野酌·其四》
《似雅侄西庄野酌·其四》全文
明 / 黄公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幽寻何必谢家墩,树色岚光叠叠浑。

山鸟不猜忘机老,啼声如劝酌芳樽

欲凭真率长日,且藉徜徉放言

隔断炎尘无溽暑,林端新月挂微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徜徉(cháng yáng)的意思:指闲适自在地行走或游玩,心情舒畅,不受拘束。

长日(cháng rì)的意思:时间长,指日子过得很慢或很长久。

叠叠(dié dié)的意思:重复叠加、重叠层叠

放言(fàng yán)的意思:随意说话,轻率地发表言论。

芳樽(fāng zūn)的意思:形容酒味芳香。

隔断(gé duàn)的意思:

[释义]
(动)阻隔,使断绝。
[构成]
动补式:隔〈断
[例句]
高山大河不能隔断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系和往来。(作谓语)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岚光(lán guāng)的意思:指山间云雾散开后,阳光透过云雾洒在山间的景象。比喻事物显露出来的样子。

溽暑(rù shǔ)的意思:指炎热潮湿的夏天。

树色(shù sè)的意思:指树木的颜色或树木的形象。

忘机(wàng jī)的意思:指人忘却尘世间的纷扰,心无挂碍,达到超脱的境界。

消长(xiāo zhǎng)的意思:消失和增长,指事物的变化、兴衰、盛衰等。

谢家(xiè jiā)的意思:指谢绝招待或辞别离去。

真率(zhēn shuài)的意思:真诚而率直,没有虚伪和做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山林野饮图景。诗人黄公辅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隐逸生活情趣。

首联“幽寻何必谢家墩,树色岚光叠叠浑”,开篇即点出主题,诗人认为不必特意去寻找名胜之地,山林间的树色与雾气交融,自成一片浑然天成的美景。这里运用了“何必”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由衷赞叹和对繁华世俗的淡然态度。

颔联“山鸟不猜忘机老,啼声如劝酌芳樽”,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的和谐景象。山中的鸟儿似乎与人无猜,它们的啼鸣仿佛在劝说诗人停下脚步,享受这美酒佳肴。这一联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颈联“欲凭真率消长日,且藉徜徉狎放言”,表达了诗人想要以真诚和直率的态度度过每一天,通过漫步和闲谈来消磨时光。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他对真挚情感交流的珍视。

尾联“隔断炎尘无溽暑,林端新月挂微痕”,则以月夜为背景,强调了山林中的清凉与宁静。炎炎夏日被隔绝在外,只有新月挂在林梢,留下淡淡的痕迹。这一景象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野饮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崇尚简朴生活的态度,以及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是一首具有浓厚田园诗意的作品。

作者介绍

黄公辅
朝代:明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猜你喜欢

多悔

平生多悔事,尤多文字悔;

乐道人之善,笔墨无匿彩。

所期励姱修,臭味芬兰茞;

乃因习俗移,面目幻傀儡。

远者十馀年,近仅三两载;

多少深情者,抵掌笑吾騃。

人具圣贤资,讵可逆忆待;

吾自存吾厚,虽悔不忍改。

(0)

城破,喜二弟挈家眷至·其一

仓卒传烽火,他乡破胆惊。

皇天开杀运,群盗忽盈城。

奔走欣无恙,团圞庆再生。

空山吾见汝,悲喜不胜情。

(0)

孔观察殉节诗·其一

独辟盈廷议,提师出海东。

千秋存大节,一死表孤忠。

骂贼眦皆裂,忧民泪未终。

炎荒崩砥柱,何处不沙虫!

(0)

閒居·其一

呼马呼牛任毁誉,抛残世事自閒居。

飞觞月可邀斟酒,举叶风如劝读书。

旧业重温知学退,新交渐广觉心虚。

年来却悔吟诗少,欲买青山赋遂初。

(0)

咏史十二首·其十二明

一编祖训笃宗盟,开国鸿谟集大成。

谁料室戈操叔父,顿教锻鍊到公卿。

交深洛、蜀东林党,祸烈汉、唐北寺兵。

赖有殉亡诸气节,至今廉立激苍生。

(0)

咏史十二首·其十宋

一著黄袍竟释戈,宋家杯酒奠山河。

培成绝学千秋盛,养就人材两榜多。

南渡偏安缘积弱,北边失策在连和。

由来礼义维持久,易世犹传正气歌。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