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瓠若悬瘿,宜瓢亦宜笙。
笙将用合雅,瓢以供酌烹。
不任(bù rèn)的意思:不肯担任或不愿意接受职责。
吹万(chuī wàn)的意思:夸大事实,吹嘘虚伪。
将用(jiāng yòng)的意思:指将要使用或派上用场。
苦瓠(kǔ h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经历了很多的苦难和困难。
岂其(qǐ qí)的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怀疑、反问或否定,强调事情不会如此简单或轻易。
任力(rèn lì)的意思:指任命有力量、有能力的人担任重要职务。
养生(yǎng shēng)的意思:指保养身体,延年益寿的方法和理论。
资养(zī yǎng)的意思:指以财富和教育来培养人才。
自足(zì zú)的意思:指自己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更多的东西。
这首诗通过比喻的手法,探讨了事物价值与社会评价之间的关系。诗人以苦瓠和瓢为例,指出它们在不同的用途中展现出了各自的价值。苦瓠虽然外形丑陋,但可以用来制作笙,而瓢则能用于饮酒,两者虽不具备悦耳之音,却在实用上大有作为。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社会上那些看似平凡或不被重视的事物的肯定态度。
“吾为苦瓢谋,任力不任声”,诗人认为,苦瓢虽不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但其力量在于实用,能够满足生活所需。“荐劳铏鼎间,自足资养生”,这句话强调了苦瓢在烹饪中的作用,它虽不起眼,却能滋养生命,体现了其内在价值。
“物贱终反贵,吹万岂其情”,最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事物的价值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认知的变化,原本被视为“贱”的事物可能会变得“贵”。这里“吹万”可能暗指社会舆论或时代变迁,强调了事物价值的相对性和动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的形式,巧妙地探讨了事物价值的多元性和社会评价的复杂性,鼓励人们从不同角度认识和欣赏事物,避免片面地以表面现象判断价值。
解组亦常言,斯人何其果。
才见北来鸿,俄闻南下舸。
故人俱还山,酒钱谁寄我。
嗟彼四海人,何限不举火。
拯物岂不怀,仕路方坎坷。
朱颜俗所轻,空自怜婀娜。
同心渺天末,难鼓山阴柁。
酌我犀角杯,遥思浇磊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