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尔伴侬。对清潭、却又无踪。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花(bǎi huā)的意思:形容各种各样的花朵齐放。
翠袖(cuì xiù)的意思:形容女子手臂纤细柔美,如翠玉般婉约动人。
寒露(hán lù)的意思:
◎ 寒露 Hánlù
[Cold Dew (17th solar term)]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0月8日或9日寒灯(hán dēng)的意思:指夜晚孤灯照明,比喻默默奋斗、艰苦学习。
画帘(huà lián)的意思:画帘是指用画或绣的帘子,比喻虚构的事物或人物。
花丛(huā cóng)的意思:指花草丛生的地方,也比喻许多人或事物聚集在一起的地方。
空濛(kōng mé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清晰,缺乏实质内容。
明霞(míng xiá)的意思:明亮的朝霞,形容光明、希望的出现。
瑟瑟(sè sè)的意思:形容寒冷或惊恐的样子。
纱笼(shā lóng)的意思:比喻言语或文章拘束、不自由。
无踪(wú zōng)的意思:没有踪迹,无处可寻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小径(xiǎo jìng)的意思:小径指的是狭窄的道路,比喻行走的途径狭小而不起眼。
- 鉴赏
这首《唐多令·秋影》由清代诗人吴尚憙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静谧画面。诗中以寒露、明霞、远峰、冰蝉、西风、小径、百花、清潭、翠袖等元素,细腻地勾勒出秋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幽静深远的意境。
“寒露散空濛”,开篇即点明了秋日清晨的露水,轻盈地洒落在空气中,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冷的氛围。“明霞在远峰”,接着描绘远处山峰上,晨光初照,霞光万道,与山色相映成趣,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爱冰蝉、斜挂疏桐”,诗人将目光转向近处,冰蝉(即知了)在稀疏的梧桐树上斜挂,仿佛是秋天的使者,静静地诉说着季节的更迭。“瑟瑟西风催漏去,频移向、画帘中”,西风吹过,带来了凉意,诗人似乎感受到时间的流逝,频繁地移动着画帘,试图留住这稍纵即逝的时光。
“小径百花丛。花间尔伴侬”,小径旁,百花丛生,诗人漫步其间,与花相伴,享受着自然的美好。“对清潭、却又无踪”,诗人凝视清澈的潭水,却发现自己仿佛失去了踪迹,或许是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或是沉浸在自然的宁静之中。
“翠袖添寒灯欲暗,还疑是、隔纱笼”,最后,诗人回到室内,翠袖轻拂,感受到夜幕降临的寒意,灯光即将熄灭,他仿佛看到纱笼后的光影,思绪万千,情感深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秋日景色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齐天乐·辘轳声破银床冻
辘轳声破银床冻,霜寒又侵鸳被。
皓月疏钟,悲风断漏,惊起画楼人睡。
银屏十二。
欢尘满丝簧,暗消金翠。
可恨风流,故人迢递隔千里。
相思情绪最苦,旧欢无续处,魂梦空费。
断雁无情,离鸾有恨,空想吴山越水。
花憔玉悴。
但翠黛愁横,红铅泪洗。
待剪江梅,倩人传此意。
月华清·花影摇春
花影摇春,虫声吟暮,九霄云幕初卷。
谁驾冰蟾,拥出桂轮天半。
素魄映、青琐窗前,皓彩散、画阑干畔。
凝眄。
见金波滉漾,分辉鹊殿。
况是风柔夜暖。
正燕子新来,海棠微绽。
不似秋光,只照离人肠断。
恨无奈、利锁名僵,谁为唤、舞裙歌扇。
吟玩。
怕铜壶催晓,玉绳低转。
水龙吟·素蛾洗尽繁妆
素娥洗尽繁妆,夜深步月秋千地。
轻腮晕玉,柔肌笼粉,缁尘敛避。
霁雪留香,晓云同梦,昭阳宫闭。
怅仙园路杳,曲栏人寂,疏雨湿、盈盈泪。
未放游峰叶底。
怕春归、不禁狂吹。
象床困倚,冰魂微醒,莺声唤起。
愁对黄昏,恨催寒食,满襟离思。
想千红过尽,一枝独冷,把梅花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