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春社(chūn shè)的意思:春天社会,指春季人们聚集在一起举行文艺活动,庆祝春天的到来。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隔断(gé duàn)的意思:
[释义]
(动)阻隔,使断绝。
[构成]
动补式:隔〈断
[例句]
高山大河不能隔断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系和往来。(作谓语)家鸡(jiā jī)的意思:指在家中养的鸡,也用来比喻人因长期在家中受到保护而缺乏独立生存能力的状态。
来同(lái tóng)的意思:指人才或学识相近,相互吸取长处,互相比较。
片云(piàn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孤立的一片云彩,也比喻孤立无援或独自一人。
青裙(qīng qún)的意思:形容女子年轻貌美。
三两(sān liǎng)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约是三到五个。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山花(shān huā)的意思:山中的花朵,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或物。
数家(shù jiā)的意思:指对多个人或机构进行评估、比较,以确定最好的。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倚杖(yǐ zhàng)的意思:用手扶着拐杖作为支撑,形容老年人行走时的姿态。
早晚(zǎo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迟早会到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结果无论如何都会发生。
- 注释
- 片云:单独的一片云。
嶂西峰:远处的山峰。
三两:少数几个。
山花:山间的野花。
屋角:房屋的角落。
几亩:几块土地。
桑麻:桑树和麻。
春社后:春社节之后(古代祭祀土神的节日)。
数家:几家。
夕阳中:在夕阳下。
拾薪:捡柴火。
涧底:山涧底部。
青裙妇:穿青裙的妇女。
倚杖:拄着拐杖。
白发翁:白发的老翁。
愿来:愿意前来。
同隐者:与隐士们一起。
种桃:种植桃树。
趁东风:趁着春风。
- 翻译
- 一片云彩遮住了西边的山峰,两三朵山花在屋檐角点缀着红色。
春天过后,几亩桑麻田里生机勃勃,夕阳下几户人家鸡犬相闻。
在山涧底部,一位穿着青裙的妇女正在捡柴,老翁倚着拐杖在屋檐边闲坐。
我也希望能和隐士们一样,趁着东风种上桃树,享受田园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图景。首句"片云隔断嶂西峰"以轻盈的片云与远处的山峰相映,展现出山间的空灵之感。接着的"三两山花屋角红",通过色彩对比,点染出山居小屋的温馨与生机,红花点缀在屋角,增添了几分春意。
"几亩桑麻春社后,数家鸡犬夕阳中"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农耕生活的场景,春社后的农田里桑麻茂盛,夕阳下几户人家鸡犬相闻,呈现出田园牧歌式的恬淡生活。"拾薪涧底青裙妇,倚杖檐间白发翁"则刻画了一对老夫妇的生活状态,妇人正在涧边捡柴,老翁倚杖在屋檐,画面充满了岁月静好之意。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我亦愿来同隐者,种桃早晚趁东风",希望自己能与这些隐者一同,把握春光,乘着东风种植桃树,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深深热爱和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的憧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纪变
皇帝纪元年,嘉靖秋七月。
肓风白昼号,酣斗亘明发。
势从西北来,突过东南蹶。
一鼓江河翻,再簸海岳拔。
黄沙暗中原,白浪高观阙。
古树斩十围,夔罔逃百粤。
淮扬既澎湃,吴楚转突兀。
蚩尤掣长旗,天吴竖危发。
中宵抱屋柱,股栗不得歇。
二仪莽苍苍,色乱玄黄汨。
飞廉应南箕,崇鲧伏金钺。
神圣方膺图,地纪胡嵲屼。
元老满岩廊,燮理谅匪忽。
翻然万家邑,漂荡魂惝惚。
虬龙怒磨牙,何处收尔骨。
翘首叫帝阍,终思答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