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秋(bēi qiū)的意思:形容秋天的景色给人带来忧伤、悲痛之感。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风日(fēng rì)的意思:指风和日光,形容风和日丽、天气晴朗。
寡妇(guǎ fù)的意思:寡妇是指丧偶的女性,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物品的缺乏或匮乏。
荒凉(huāng liáng)的意思:荒凉指的是地方荒无人烟,景象凄凉寂寞。
看落(kàn luò)的意思:观察不到,看不见。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日夜(rì yè)的意思:日夜指的是白天和黑夜,常表示时间连绵不断,不分昼夜。
衰颜(shuāi yán)的意思:指面容憔悴、苍老的样子。
岁事(suì shì)的意思:岁数的事情;年纪大的人的事情
未有(wèi yǒu)的意思:从未有过,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倚风(yǐ fēng)的意思:指人或物倚靠在风中,形容人或事物依赖别人或外部条件才能存在或发展。
- 注释
- 岁事:年事。
荒凉:凄凉。
晚易悲:夜晚更易感伤。
西风:秋风。
弄寒威:带来寒冷。
秋来:秋天来临。
寡妇:丧偶的妇女。
尤勤织:特别勤劳地纺织。
行人:旅人。
未有衣:没有准备好衣服。
衰颜:衰老的容颜。
随节换:随着季节变换。
落叶:飘落的树叶。
倚风飞:在风中飘飞。
从来:自古以来。
最是:最为。
悲秋者:悲秋之人。
况是:更何况。
客未归:旅人尚未归家。
- 翻译
- 随着年事渐高,夜晚的凄凉更容易引发悲伤,西风不分日夜地带来寒冷的气息。
秋天到来,寡妇们更加勤奋地纺织,但又有谁能为那些还未穿上冬衣的旅人准备呢?
我常常害怕衰老的容颜会随着季节变换而凋零,只能看着落叶在风中飘落。
自古以来,人们就多在秋天感到悲伤,更何况我现在是一个身在异乡、无法归家的悲伤之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萧瑟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悲凉之情。开篇“岁事荒凉晚易悲,西风日夜弄寒威”两句,设置了整首诗的基调,岁月匆匆,时光易逝,加上秋季的到来,自然界的肃杀,以及西风的凛冽,使人不禁感到悲从中来。这里的“晚易悲”暗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感和悲凉。
接着,“秋来寡妇尤勤织,谁是行人未有衣”两句,则描绘了一位寡妇在深秋时节更加勤奋地织布,以期为家中或自己准备过冬的衣物。寡妇这个形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激发读者的同情和怜悯之心,这里则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底层人民在寒冷季节中的生存困境。
“常恐衰颜随节换,空看落叶倚风飞”两句,则转向个人生命的脆弱和自然界的变迁。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青春不再的忧虑,以及面对秋天枯黄落叶时的无力感。
最后,“从来最是悲秋者,况是悲秋客未归”两句,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的悲秋情怀。这里的“悲秋者”指的是诗人自己,而“况是悲秋客未归”则加重了这种悲凉之感,因为作为旅途中的客人,更增添了一份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与不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深切的人生哲理和对秋天独有的情感体验,是一首表现力强、情感丰富的古典诗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