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楚狂(chǔ kuáng)的意思:指楚国时期的人物或行为,形容豪放不羁、狂妄自大。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抚己(fǔ jǐ)的意思:反思自己的言行,反省自己的过失。
纲常(gāng cháng)的意思:纲常指的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它是指社会秩序和人们行为准则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金莲(jīn lián)的意思:指一个女人的美貌和狡诈。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君臣(jūn chén)的意思: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与臣子应该互相尊重、忠诚。
空被(kōng bèi)的意思:指没有实际内容或价值,只有形式或名义的虚假。
两生(liǎng shēng)的意思:两个生命或两种生活状态
明昌(míng chāng)的意思:指天亮的时候,太阳升起的光辉明亮照耀。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三策(sān cè)的意思:指政治、军事或其他方面的三种策略或计谋。
所愿(suǒ yuàn)的意思: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心愿。
温饱(wēn bǎo)的意思:指生活温暖而且饱满,不再为温饱而担忧。形容生活富裕,不再为生计而奔波。
玉堂(yù táng)的意思:指高贵、尊贵的地方或场所。
曾经(céng jīng)的意思:曾经表示过去的时间,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知人(zhī rén)的意思:了解人的性格和能力,并恰当地安排工作或职位。
周礼(zhōu lǐ)的意思:指古代周朝的一套礼仪制度,也用来形容规矩、礼貌。
- 鉴赏
这首《初登第》是明代诗人罗洪先的作品,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身才能与社会地位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愧无三策报明昌”,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没有能够提出对国家有益的三大策略,表达了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自我审视和谦逊态度。接着,“漫彻金莲到玉堂”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照亮殿堂的金莲,虽有才华却未能真正施展,流露出一种无奈与遗憾。
“抚己岂堪陈亮并,知人空被帝尧光。”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难以与陈亮等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相提并论,同时感叹自己虽然被帝王所赏识,但实际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表现出一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两生欲出须周礼,千载曾经笑楚狂。”这里诗人借用典故,表达了对于人才培养和社会环境的期待,希望在良好的环境下,能够涌现出更多的人才,同时也暗讽了历史上那些不遵循礼制而最终失败的例子,如楚狂般的狂放不羁。
最后,“温饱平生非所愿,君臣今日系纲常。”诗人表明自己的志向并非仅仅追求物质的温饱,而是更看重君臣之间的纲常伦理,即道德与秩序的重要性。这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综上所述,《初登第》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自身才华与社会地位关系的反思,也反映了其对于人才成长环境、道德伦理以及理想社会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泊王借冈候潮望旧隐马山寄怀李远霞先与远霞有约同游中宿
寒潮不久盈,水落山月吐。
停舟宿浅沙,隔岸人争渡。
渡头老树根,记得昔游处。
遥遥云水心,忽与故山遇。
山光如旧时,山人非久住。
一别四五年,重来不识路。
莫怪还山迟,新人不如故。
鸡犬杂柴扉,蟏蛸当牖户。
手植青松根,剪伐同榛莽。
吾道有成亏,不堪更回顾。
生平聚散缘,适来还适去。
来如山上云,去似草头露。
念我意中人,少壮忽迟暮。
何以驻朱颜,神仙良足慕。
言访二禺君,相期莫相负。
明朝事远游,竟夕频延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