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当初出候,绝胜入残时。
清映空中色,寒侵骨与肌。
当初(dāng chū)的意思:指过去某个时间点或某个阶段的时候,事情的情况或人的想法。
空中(kōng zhōng)的意思:形容虚构的事物,没有实际基础。
深秋(shēn qiū)的意思:指秋季深入,表示时间已经进入秋季的深处。
使人(shǐ rén)的意思:使人指的是某种行为或者事物能够让人产生某种感受或者影响人的心情。
水里(shuǐ lǐ)的意思:在水中;水中的事物。
无烟(wú yān)的意思:没有烟雾,指环境清洁无污染。
烟水(yān shuǐ)的意思:指炊烟和河水,也泛指人烟稠密的地方。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中色(zhōng sè)的意思:形容物品颜色鲜艳、明亮。
自奇(zì qí)的意思:自己感到奇怪或惊讶。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诗人于水中观赏新月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在深秋的独特魅力。诗人以“月固深秋好”开篇,点明了月色与深秋的和谐之美。接着,“逢秋已自奇”,进一步强调了秋季本身便已奇异,而此时的月色更添一份独特韵味。
“况当初出候,绝胜入残时”两句,对比初出月与入残月的不同景象,突出了初秋新月的特别之处。诗人认为,初出的月色更加清新脱俗,胜过即将消逝的残月。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表达了诗人对初秋新月的喜爱之情。
“清映空中色,寒侵骨与肌”描绘了月光洒落水面,映照出清冷的色泽,寒气仿佛直接侵入肌肤,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这种描写不仅表现了月色的美丽,也暗示了季节的转变和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最后,“有无烟水里,正足使人思”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水中新月时的思绪。在烟波浩渺的水面上,新月若隐若现,激发了诗人无尽的遐想。这一句既是对景色的赞美,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细腻体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秋水中新月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秋满衡皋,淡云笼月,晚来风劲。
一抹残霞,数声过雁,还是黄昏近。
凭高临远,倚楼凝睇,多少断愁幽兴。
听渔村、鸣榔隐隐,别浦暮烟收暝。
湘妃起舞,芳兰纫佩,约略乱峰云鬓。
景物悲凉,楚天澄淡,过尽归帆影。
斜阳低处,远山重叠,萧树乱鸦成阵。
空无言,栏干凭暖,闷怀似困。
斑然锦翼花簇簇,雄雌相随乐不足。
抱雏出卵翅羽成,岂料一朝还反目。
人言嫁鸡逐鸡飞,安知嫁鸠被鸠逐。
古来有盛必有衰,富贵莫忘贫贱时。
女弃父母嫁曰归,中道舍君何所之。
天生万物各有类,谁谓鸟兽为无知。
虽无仁义有情爱,苟闻此言宁不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