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林 古 虚 归 闽 宋 /白 玉 蟾 名 落 江 湖 二 十 春 ,江 湖 那 个 是 知 音 。于 今 拄 杖 挑 明 月 ,云 满 千 山 何 处 寻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个是(gè shì)的意思:个人的见解或主张,个人的标准或态度。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那个(nà gè)的意思:用于代替某个人或事物的名称,表示暂时无法准确表达或记起。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挑明(tiǎo míng)的意思:指明事实真相,揭露隐藏的事物或真相。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拄杖(zhǔ zhàng)的意思:用手杖支撑身体行走
- 注释
- 名落:失意或落魄。
江湖:指社会或广阔的地方。
二十春:二十年。
知音:理解自己、能共鸣的朋友。
于今:现在。
拄杖:手执拐杖。
挑:面对,欣赏。
明月:明亮的月亮。
云满:云雾弥漫。
千山:无数的山峰。
何处:哪里。
寻:寻找。
- 翻译
- 我在江湖中度过二十个春天,哪里才有真正了解我的朋友。
如今我手持拐杖,独对明亮的月色,满山的云雾中,我又能去哪里寻找知音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送林古虚归闽》,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极富有画面感。"名落江湖二十春,江湖那个是知音" 这两句通过对岁月流逝与朋友知音难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时光易逝的人生感慨。
"于今拄杖挑明月,云满千山何处寻" 这两句则是诗人在送别之际,以拄杖挑月为画面背景,表达了对远去朋友的思念和不舍。这里的“云满千山”营造了一种迷离恍惚的氛围,而“何处寻”则透露出一丝无奈与渺茫,强化了诗人送别时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远而深长的情怀。诗人的笔触细腻,情感真挚,使得这首送别诗不仅具有美学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临终诗
伯阳适西戎,孔子欲居蛮。
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
况乃遭屯蹇,颠沛遇灾患。
古人达机兆,策马游近关。
咨余冲且暗,抱责守微官。
潜图密已构,成此祸福端。
恢恢六合间,四海一何宽。
天网布纮纲,投足不获安。
松柏隆冬悴,然后知岁寒。
不涉太行险,谁知斯路难。
真伪因事显,人情难豫关。
穷达有定分,慷慨复何叹。
上负慈母恩,痛酷摧心肝。
下顾所怜女,恻恻心中酸。
二子弃若遗,念皆遘凶残。
不惜一身死,惟此如循环。
执纸五情塞,挥笔涕汍澜。
拟古
融融白玉辉,映我青蛾眉。
宝镜似空水,落花如风吹。
出门望帝子,荡漾不可期。
安得黄鹤羽,一报佳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