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秦国夫人挽辞安门下母二首·其二》
《秦国夫人挽辞安门下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城南塞冠盖哀挽送何人。

卜郊连浚,恩封国号秦。

桓碑复古蒿里不知春。

应夺居庐念,朝廷弼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哀挽(āi wǎn)的意思:表示对死者表示悲痛和缅怀。

弼臣(bì chén)的意思:忠诚的臣子,指能够辅佐君主,忠心耿耿的官员。

卜郊(bǔ jiāo)的意思:预测未来的命运

朝廷(cháo tíng)的意思:指国家政权的中心,也可以指官方机构或政府。

封国(fēng guó)的意思:指国家关闭边境,不与外界交流或交往。

复古(fù gǔ)的意思:指回归古代风格、追求古典美的一种文化倾向。

蒿里(hāo lǐ)的意思:蒿里指的是草丛中的一株蒿草,比喻隐藏在众多事物中的真相或者真实情况。

冠盖(guān gài)的意思:冠盖是指帽子和盖子,比喻掌权、控制。

国号(guó hào)的意思:指一个国家的名称或称号。

桓碑(huán bēi)的意思:指人们对一个人或事物的评价非常高,认为其功绩或贡献不可磨灭。

居庐(jū lú)的意思:居住在简陋的房子里

吉卜(jí bǔ)的意思:吉祥如意,好运连连

挽送(wǎn sòng)的意思:指对离去或去世的人表示深深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鉴赏

这首挽辞《秦国夫人挽辞安门下母二首(其二)》是宋代诗人晁补之作,通过哀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意。

首句“城南塞冠盖,哀挽送何人”,描绘了城南一片哀伤的景象,众多的冠盖(官员的标志)聚集,似乎在为某位重要人物举行哀悼仪式。然而,具体是谁,却未点明,留下悬念,引人遐想。

接着,“吉卜郊连浚,恩封国号秦”两句,进一步揭示了逝者的身份和地位。吉卜郊,可能是指葬礼的地点或仪式;连浚,可能是地名,也有可能是与逝者相关的地名。恩封国号秦,则表明逝者被追赠为秦国的封号,显示了其家族的显赫地位和皇室的恩宠。

“桓碑空复古,蒿里不知春”两句,表达了对逝者墓碑的感慨。桓碑,古代帝王或贵族的墓碑,这里可能指逝者的墓碑。空复古,意味着墓碑上所刻的内容或许只是对过去的追忆,而逝者已无法再感受到现实的变迁。蒿里,古代指墓地,这里用来形容逝者所在之地。不知春,暗示逝者已无法亲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逝者无法再享受生命的惋惜之情。

最后,“应夺居庐念,朝廷伫弼臣”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以及对其在朝廷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的期待。居庐念,古代丧礼中的一种习俗,指守丧期间住在庐舍中,表达对逝者的哀思。朝廷伫弼臣,意味着朝廷期待逝者在生前曾担任的重要角色能够得到继承,希望有能担当重任的人出现,继续为国家效力。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通过对逝者身份、地位、墓地、墓碑以及对朝廷影响的描述,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生前贡献的肯定,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秋怀

时运无长荣,清商多悲音。

悲音一何苦,壮士有远心。

萧萧风篁乱,琴瑟蛜蝛吟。

寄言眷万古,托之千霜林。

浔阳有馀波,涯岸倘能寻。

(0)

述行言情诗·其六

赫赫惟王父,自天拥英休。

完德奠瑚琏,大积苞坟丘。

敷言对清问,献纳襄王猷。

宅忧秉大防,旬宣向闳州。

冀方犹虞岳,懋縡腾诸侯。

悬车耳顺岁,高烈方弸彪。

(0)

和张廷仪绣衣赏菊十二绝·其十

清才豸史漱清芳,口嚼清冰面有霜。

老圃秋容期晚节,此心白日到羲黄。

(0)

口占

万事无能只守愚,年来更与世情疏。

等閒欲射韩公策,已负平生未见书。

(0)

春日即事

日移花影上帘栊,金鸭烟销火尚红。

午梦欲成谁唤醒,数声黄鸟赤阑东。

(0)

春草

一望蒙茸接远天,东风吹绿暖生烟。

王孙去后无消息,落日空留醉客眠。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