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堕轩》
《堕轩》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六言诗

当初二祖说禅,拜起依位而立

后来百丈听法,卷却坐前拜席。

曹山一堕二目,老儿衣穿骨露。

譬如弹指阁前,门开还合如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拜起(bài qǐ)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在某种情况下突然出现或崛起。

百丈(bǎi zh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高大、巨大。

当初(dāng chū)的意思:指过去某个时间点或某个阶段的时候,事情的情况或人的想法。

而立(ér lì)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的年龄。

二祖(èr zǔ)的意思:指祖先的第二代,也可以指某个领域或行业的第二代人才。

后来(hòu lái)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在之后或之后的阶段

老儿(lǎo ér)的意思:老儿是指年纪较大的男子,也可以用来指代自己。

譬如(pì rú)的意思:用来比喻或举例说明。

却坐(què zuò)的意思:指退避、回避、避开困境或危险的意思。

如故(rú gù)的意思:像从前一样,不变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堕轩》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禅宗修行中的深刻哲理与生活智慧。

“当初二祖说禅”,开篇即以禅宗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为引子,二祖(指禅宗二祖慧可)在禅学上的贡献,象征着佛法的传承与教诲。“拜起依位而立”描绘了弟子们恭敬地聆听与学习的情景,体现了禅宗修行中对师长的尊重与对佛法的虔诚。

“后来百丈听法,卷却坐前拜席”,这里提到的是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在百丈山讲法的情景,通过“卷却坐前拜席”的细节,表现了听众对佛法的渴望与内心的谦卑。

“曹山一堕二目,老儿衣穿骨露”,曹山是禅宗四祖道信大师的别号,此句描述了大师晚年双目失明,衣衫破旧,生活困苦,但内心依然坚定,不改其志。这一形象寓意着修行者即使面对生活的艰难,也应保持内心的光明与坚韧。

“譬如弹指阁前,门开还合如故”,最后以“弹指阁前,门开还合如故”作为结语,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比喻佛法的微妙与恒常。弹指间,门开又合,象征着世间万物的生灭变化与佛法的永恒不变,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悟佛法的真谛,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整首诗以禅宗修行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比喻,展现了禅宗精神的核心——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保持内心的清净与智慧,面对生活中的起伏变化,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大中祥符七年七月锦州奏天庆观修圣祖殿毕五色云三朵各方丈馀见于殿上

仙祠成秘殿,远郡在卢阳。

旭日初流景,卿云忽降祥。

三枝分玉叶,五色照琳房。

元后成真荫,钦柴报上苍。

(0)

代人次韵曹郎中雷字二首·其一

骈罗瑟玉尽珍材,须女辉躔色为开。

并合郑乡如旦月,铿宏唐律过春雷。

共惊高义摩云表,定上夷庚握斗魁。

鹏鴳逍遥俱有适,亨衢端是匝天回。

(0)

次韵送应秀才往池舒二州

瑶琴弹古曲,何事有哀音。

客子道途远,棘人霜露深。

齐山同雁宿,天柱共猿吟。

二牧高人问,归来满孝心。

(0)

习家池旧临官路今路改而东池半入驿吏引自桑林中往观因记所见

步入荒林问习家,江吞古岸入平沙。

枯池旧岁犹生藕,病柳新年尚著芽。

草上醉人眠未醒,桑间游女笑相遮。

东风倦客生情性,伫立残阳看落花。

(0)

七月十有五夜一再梦故舒州使君侍御公宛如平生且于其案间得若纸若缯者一沓皆公所书或印者翻之有如帜者三有曰苛政曰赃吏忘其一焉问傍立者以何所用云始朝议欲遣公为某使故建此云觉而赋诗四绝·其二

一夕安能再与俱,话言宁觉死生殊。

帜书更识埋轮志,生有不忘如是夫。

(0)

鹧鸪天·其二萧莹

花动仪容玉润颜。温柔袅娜趁清闲。

盈盈醉眼横秋水,淡淡蛾眉抹远山。

膏雨霁,晓风寒。一枝红杏拆朱阑。

天台迥失刘郎路,因忆前缘到世间。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