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方有乞休之请而日者凌生索诗遂成二绝·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表达了一种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渴望归隐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通过“春朝中酒未曾醒”这一形象,描绘了诗人醉心于酒,仿佛在春日的酒香中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暗示了他对官场的逃避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论吉论凶总不应”,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官场决策的无奈与不满,无论是吉是凶,似乎都无法得到公正的评判或回应,这反映了他对权力游戏的失望。接下来,“还却豸冠神武去”,诗人直接表达了想要辞去官职,远离权力斗争的强烈愿望。“豸冠”是古代官员的帽子,这里借指官职;“神武”则是指皇帝的威严,诗人用此词暗示自己愿意放弃这些象征权力的符号,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最后,“负他头上贵人星”一句,以“贵人星”比喻高官显贵,诗人自责未能为这些地位尊崇的人带来好运或利益,表达了对自己官场生涯的一种自我反省和歉意。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之情,也流露出对个人内心世界和理想生活的深切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尉杜二寅
天地一大环,日月行其间。
人生禀造化,在世间得閒。
走者无鳍鬣,泳者无羽翰。
万物各任性,运动合自然。
君子贵闻道,何必多苦颜。
蜀道虽峥嵘,不度何险艰。
世事虽欹倾,处顺何忧患。
请君听我言,君且收潺湲。
过玉成砦
玉成三面坚如铁,穿井无泉援兵绝。
去年此际万人登,已是如今髑髅骨。
刃飞丁壮屠婴孩,妇女分配囊赀财。
浪传古昔险堪恃,旷劫竟堕昆明灰。
我来似涉羊肠坂,道遇遗黎拭愁眼。
故人何处觅游魂,云树鸦啼寒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