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山十二咏集古·其二榆庄聚》
《南山十二咏集古·其二榆庄聚》全文
明 / 程敏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隔林遥见起人烟,林畔莺声管弦

何处貌将归画府,杏花榆荚晓风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管弦(guǎn xián)的意思:指乐曲演奏的技巧和方法,也泛指各种事物的安排和协调。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画府(huà fǔ)的意思:指画家的家庭或工作室,也引申为画家的画作。

起人(qǐ rén)的意思:指能够启发他人,引导他人向正确方向发展的人。

人烟(rén yā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的地方。

遥见(yáo jiàn)的意思:遥远地看见。

莺声(yīng shēng)的意思:指美好的声音或动听的歌声。

榆荚(yú jiá)的意思:指人们的交情或感情深厚,像榆树下的榆荚一样紧密相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画面。首句"隔林遥见起人烟"以远眺的角度展现出村庄在树林掩映中的朦胧景象,暗示了生活的气息和生机。次句"林畔莺声似管弦"则通过莺鸟的鸣叫,运用比喻手法,将自然的声音比作美妙的音乐,增添了诗的韵律美。

"何处貌将归画府"一句,诗人想象这些美景仿佛被画工捕捉,要归于精美的画卷之中,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赞美和珍视。最后"杏花榆荚晓风前"点明了季节,早春的杏花与榆荚在晨风中摇曳,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春意和诗意。

整体来看,程敏政的《南山十二咏集古(其二)榆庄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间春日的恬静与美好,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程敏政

程敏政
朝代:明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猜你喜欢

己亥杂诗·其九十三

金銮并砚走龙蛇,无分同探阆苑花。

十一年来春梦冷,南游且吃玉川茶。

(0)

紫光阁阅武举射

抡才临别苑,射策对明廷。

养士百年久,干城九塞宁。

雕弓悬满月,羽箭迅流星。

为问赳桓辈,能通黄石经。

(0)

论诗

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0)

念奴娇.桃叶渡

桥低红板,正秦淮水长,绿杨飘撇。

管领春风陪舞燕,带露含凄惜别。

烟软梨花,雨娇寒食,芳草催时节。

画船箫鼓,歌声缭绕空阔。

究竟桃叶桃根,古今岂少,色艺称双绝?

一缕红丝偏系左,闺阁几多埋没。

假使夷光,苎萝终老,谁道倾城哲?

王郎一曲,千秋艳说江楫。

(0)

凤凰台上忆吹箫.秣陵怀古

红板桥南,锦衣仓北,金陵从古皇州。

记离宫墙外,年少潜游。

忽听九重仙乐,东风细、声度龙楼。

依稀认,宁王玉笛,贺老箜篌。悠悠。

南朝风景,看几遍桃红,白了人头。

算刘郎易老,嬴女难留。

三十六宫何在,斜阳外、隐隐离愁。

伤心极,后湖菱蔓,一片渔舟。

(0)

洞仙歌

苹洲小棹,约兜娘相共。岂意钱塘片帆送。

逢故人江上,一路看山,宁料我过了恶泼灵洞。

东瓯城下泊,孤屿中流,明月秋潮夜来涌。

此际最消凝,苦忆西楼,想帘底玉钩亲控。

舍旧枕珊瑚更谁知,有泪雨烘干,万千愁梦。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