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寒犹虩虩,竹湿更飕飕。
冬稍行春令,臣应代主忧。
浥刍怜病骥,漂粒念饥鸥。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雷雨过后的景象与诗人深切的感受。首联“檐寒犹虩虩,竹湿更飕飕”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冬雨后屋檐滴水的寒冷与竹林被雨水浸润后的清冷之感。接着,“冬稍行春令,臣应代主忧”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反常的忧虑,仿佛冬日的雷雨预示着春天的提前到来,而作为臣子,他为可能带来的后果担忧不已。
颔联“浥刍怜病骥,漂粒念饥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忧虑之情。诗人以“病骥”和“饥鸥”为喻,表达了对受苦生灵的同情与关怀。“病骥”象征着体弱力衰的骏马,而“饥鸥”则是饥饿的海鸥,两者都处于困境之中,需要人们的关注与救助。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也反映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敏感与忧虑。
尾联“况是连阴热,何人问喘牛”则将视角转向更为具体的场景——连绵的热天中,喘息的牛。在炎热的天气里,牛的生存状态尤为艰难,而诗人发问“何人问喘牛”,既是对当时社会关注点的质疑,也是对人性冷漠的一种批判。通过这一问,诗人呼吁人们不应忽视那些在困境中挣扎的生命,强调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与帮助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社会关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人文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