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桐 孙 诗 唐 /元 稹 去 日 桐 花 半 桐 叶 ,别 来 桐 树 老 桐 孙 。城 中 过 尽 无 穷 事 ,白 发 满 头 归 故 园 。
- 注释
- 去日:往日,过去的时光。
桐花:梧桐树的花。
半桐叶:形容桐叶稀疏,暗示时间的流逝。
别来:自从离别之后。
城中:指繁华的都市。
过尽:经历过。
无穷事:无数的事情,比喻世事多变。
白发:白色的头发,象征年老。
故园:故乡,老家。
- 翻译
- 昔日桐花覆盖着半数桐叶,离别后桐树已老,长出了众多的子孙。
城中经历了无数的世事变迁,满头白发时我返回了故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主题,通过对比春去春来的自然景象,以及岁月给人带来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于年华易逝和归乡之情的深切感慨。
“去日桐花半桐叶”一句,以生动的画面展示了时光的流逝,桐花在春天盛开,而现在只剩下了一半的叶子。这既是对自然界中生命轮回的一种描写,也隐喻着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消逝。
“别来桐树老桐孙”则进一步强化了时间流转带来的变迁,原本年轻的桐树现在已经变得苍老,而桐树下的孩子们也长大成了孙辈。这里的“老”字和“孙”字,都极力渲染出岁月给自然和人类带来的深刻印记。
“城中过尽无穷事”一句,通过“城中”来限定场景,并以“过尽”二字,表达了诗人对各种繁杂世事的经历和体验。这些“事”,可以理解为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纷争、世事变迁以及个人命运的起伏。这里的“无穷”,既指事务的繁多,也隐含着其复杂而深远。
最后,“白发满头归故园”则是诗人对于这些经历和体验后的自我写照。在经历了种种世事之后,诗人的头发已经变白,这不仅是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更是内心世界变化的映射。归于故园,不仅是一种身體上的返回,也寄寓着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待和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个人命运的对比,展现了一个深刻的主题:时间的流逝是无情的,它改变了一切,但同时也给予人们成长和回归的机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西湖春日
争得才如杜牧之,试来湖上辄题诗。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浓吐杂芳薰巘崿,湿飞双翠破涟漪。
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
满江红·其一重阳赏菊,时予已除代
一朵黄花,先催报、秋归消息。
满芳枝凝露,为谁装饰。
便向尊前拚醉倒,古今同是东篱侧。
问何须、特地赋归来,抛彭泽。回首去,年时节。
开口笑,真难得。史君今郡更,自成行客。
霜鬓不辞重插满,他年此会何人忆。
记多情、曾伴小阑干,亲攀摘。
九月九日
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
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
霜浓鹰击远,雾重雁飞难。
谁忆龙山外,萧条边兴阑。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