畤废无人吊,台高有鸟还。
客怀秋馆雨,未老鬓先斑。
这首诗描绘了州驿壁周围的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自然之美。
首联“雉堞俯已见,羊肠行尚难”描绘了州驿壁的地理位置,雉堞(城墙上的矮墙)俯瞰着下方,而蜿蜒曲折的道路则让人感到行走的艰难。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雉堞的稳固与道路的险峻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
颔联“炊烟界沮水,老木识桥山”进一步展现了州驿壁周边的自然风光。炊烟缭绕在沮水之上,仿佛是人间烟火与自然山水的交融;老木见证了岁月的更迭,桥山则成为了自然景观的一部分。这两句通过炊烟与老木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颈联“畤废无人吊,台高有鸟还”则转向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畤(古代祭祀天地的场所)已经荒废,无人前来凭吊,只有高高的台阁上偶尔有飞鸟归来。这一联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与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微妙关系。
尾联“客怀秋馆雨,未老鬓先斑”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在秋雨中,诗人独自一人,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的回忆与对未来的忧虑。未到老年,但鬓发已斑白,这不仅是对时光易逝的感叹,也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深刻体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州驿壁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
分冬时节,一物不违。大家出手,各各提持。
白糍片片打硬,山果大小随宜。
衲僧家,牙如剑树,口似龙池。
入齿下咬著,吞吐唾雾霏霏。
蓦忽撞著栗棘,直得暗里攒眉。
飏在粪扫堆上,千圣从来不知。
洞山掇转处,丧却目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