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掩北城霞,庭空驾鹿车。
石响惟闻溜,灯明不碍纱。
贝叶(bèi yè)的意思:贝叶意为贝壳的叶子,比喻微小而珍贵的东西。
不系(bù xì)的意思:不关心,不在意
不碍(bù ài)的意思:不妨碍、不阻碍、不影响
弟子(dì zǐ)的意思:弟子指的是学生、徒弟,特指拜师学艺的人。
分贝(fēn bèi)的意思:分贝是用来衡量声音强度的单位,表示声音的大小。
胡麻(hú má)的意思:指琐碎烦杂的事情或麻烦事。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井落(jǐng luò)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变故突然出现,或人的地位、声望突然丧失。
留题(liú tí)的意思:留题指的是在文稿、书信、字画等上面留下题词或题字。
鹿车(lù chē)的意思:比喻人们不顾危险,追求权势和富贵。
徒劳(tú láo)的意思:白费力气,没有效果或成果。
无住(wú zhù)的意思:指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栖身之处。
香饭(xiāng fàn)的意思:指美味可口的饭菜,也比喻有利可图、利益丰厚的事物。
有家(yǒu jiā)的意思:指一个人有了家庭,有了自己的家。
云归(yún guī)的意思:指云雾逐渐散去或消失。
杖锡(zhàng xī)的意思:指拄着拐杖的老人,用以比喻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人。
诸弟(zhū dì)的意思:指兄弟们,表示兄弟之间的亲密关系。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香林寺寻僧不遇得霞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禅意的画面。首句“门掩北城霞”以傍晚时分寺庙门扉紧闭,映照着远处的晚霞,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次句“庭空驾鹿车”则暗示了僧人的清修生活,用鹿车这一隐喻表达其超脱尘世的追求。
第三句“留题分贝叶”,表明此处曾有人留下墨迹,可能是僧人抄写的佛经或诗文,体现了寺内的文化气息。第四句“汲井落藤华”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的日常生活,提水时藤蔓上的花朵随井水落下,富有诗意。
“不系元无住,忘生讵有家”表达了诗人对僧人超然物外、忘却生死境界的理解,认为他们早已超越了世俗的羁绊和家庭观念。接下来的两句“云归占杖锡,人到礼袈裟”,通过僧人手持锡杖归寺和信徒前来礼拜的动作,展现了僧人的修行生活和信徒的虔诚。
“石响惟闻溜,灯明不碍纱”写出了寺内环境的清幽,流水声与灯光透过纱窗透出,增添了禅意。最后两句“徒劳诸弟子,香饭进胡麻”则描绘了僧人们虽然未能相遇,但弟子们仍按时送上素食,表达了对僧人的敬仰和寺规的严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香林寺的宁静氛围以及僧人们的修行生活,体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体悟。
又入长安,早惊寒信,北雪飞花。
看软裘快马,少年何限,金猊红兽,乐事无涯。
可耐萧条,不堪潦倒,松下寻僧夜煮茶。
平生事,怅魂销罗绮,梦醒袈裟。此时空自思家。
奈目断关河道路斜。
想官斋香爇,睡憨娇鸟,上林花满,啼杀栖鸦。
济世公宜,诗名我共,文似相如谩自誇。
归与好,念深闺少妇,辜负年华。
任冲霄有志。偏铩羽难驯,何辜遭此。日困樊笼里。
纵奇姿俱备,凡禽无异。食粟而已。
望昆阆、遥遥万里。
惟有时梦到,瀛洲云外,仙风嘹唳。凝思。
凤跄龙跃,善舞蹲蹲,难矜末技。
氋氃堪耻,还未肯,迎人媚。
想修容,玉立何如幽洁,宁羡乘轩富贵。
且安然、处士亭边,白饶高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