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香林寺寻僧不遇得霞字》
《香林寺寻僧不遇得霞字》全文
明 / 唐之淳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门掩北城霞,庭空驾鹿车

留题贝叶,汲井落藤华。

不系无住,忘生讵有家

云归杖锡,人到礼袈裟

石响惟闻溜,灯明不碍纱。

徒劳弟子香饭胡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贝叶(bèi yè)的意思:贝叶意为贝壳的叶子,比喻微小而珍贵的东西。

不系(bù xì)的意思:不关心,不在意

不碍(bù ài)的意思:不妨碍、不阻碍、不影响

弟子(dì zǐ)的意思:弟子指的是学生、徒弟,特指拜师学艺的人。

分贝(fēn bèi)的意思:分贝是用来衡量声音强度的单位,表示声音的大小。

胡麻(hú má)的意思:指琐碎烦杂的事情或麻烦事。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井落(jǐng luò)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变故突然出现,或人的地位、声望突然丧失。

留题(liú tí)的意思:留题指的是在文稿、书信、字画等上面留下题词或题字。

鹿车(lù chē)的意思:比喻人们不顾危险,追求权势和富贵。

徒劳(tú láo)的意思:白费力气,没有效果或成果。

无住(wú zhù)的意思:指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栖身之处。

香饭(xiāng fàn)的意思:指美味可口的饭菜,也比喻有利可图、利益丰厚的事物。

有家(yǒu jiā)的意思:指一个人有了家庭,有了自己的家。

云归(yún guī)的意思:指云雾逐渐散去或消失。

杖锡(zhàng xī)的意思:指拄着拐杖的老人,用以比喻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人。

诸弟(zhū dì)的意思:指兄弟们,表示兄弟之间的亲密关系。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香林寺寻僧不遇得霞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禅意的画面。首句“门掩北城霞”以傍晚时分寺庙门扉紧闭,映照着远处的晚霞,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次句“庭空驾鹿车”则暗示了僧人的清修生活,用鹿车这一隐喻表达其超脱尘世的追求。

第三句“留题分贝叶”,表明此处曾有人留下墨迹,可能是僧人抄写的佛经或诗文,体现了寺内的文化气息。第四句“汲井落藤华”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的日常生活,提水时藤蔓上的花朵随井水落下,富有诗意。

“不系元无住,忘生讵有家”表达了诗人对僧人超然物外、忘却生死境界的理解,认为他们早已超越了世俗的羁绊和家庭观念。接下来的两句“云归占杖锡,人到礼袈裟”,通过僧人手持锡杖归寺和信徒前来礼拜的动作,展现了僧人的修行生活和信徒的虔诚。

“石响惟闻溜,灯明不碍纱”写出了寺内环境的清幽,流水声与灯光透过纱窗透出,增添了禅意。最后两句“徒劳诸弟子,香饭进胡麻”则描绘了僧人们虽然未能相遇,但弟子们仍按时送上素食,表达了对僧人的敬仰和寺规的严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香林寺的宁静氛围以及僧人们的修行生活,体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体悟。

作者介绍

唐之淳
朝代:明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猜你喜欢

送春

纷纷红紫带香飞,花事阑珊绿渐肥。

柳外莺声窗外絮,江南处处送春归。

(0)

沁园春.沈康臣喜予至京填词枉赠依韵奉答

又入长安,早惊寒信,北雪飞花。

看软裘快马,少年何限,金猊红兽,乐事无涯。

可耐萧条,不堪潦倒,松下寻僧夜煮茶。

平生事,怅魂销罗绮,梦醒袈裟。此时空自思家。

奈目断关河道路斜。

想官斋香爇,睡憨娇鸟,上林花满,啼杀栖鸦。

济世公宜,诗名我共,文似相如谩自誇。

归与好,念深闺少妇,辜负年华。

(0)

醉公子.索钏

郎来持素腕。红袖牵难断。宝钏故相贻。

佯羞懒接时。春肤如藕白。约束殊堪惜。

欲褪且宽些。双痕玉臂斜。

(0)

一络索.送揖峰南归

又是疏钟落照。送君归棹。

骊歌齐唱阑时多,半说江南好。长是春来草草。

更添离抱。几番风信到樱桃,刚一夜、开齐了。

(0)

瑞鹤仙

任冲霄有志。偏铩羽难驯,何辜遭此。日困樊笼里。

纵奇姿俱备,凡禽无异。食粟而已。

望昆阆、遥遥万里。

惟有时梦到,瀛洲云外,仙风嘹唳。凝思。

凤跄龙跃,善舞蹲蹲,难矜末技。

氋氃堪耻,还未肯,迎人媚。

想修容,玉立何如幽洁,宁羡乘轩富贵。

且安然、处士亭边,白饶高致。

(0)

课儿联·其九六六

誓死无归日;锄奸叹醉天。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