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怀毛翰林大可·其二》
《寄怀毛翰林大可·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家近湘湖多紫莼,季鹰闻已作逋臣

能争西子乡里,莫继夷光土神

弟子偏多才藻女,先生故滑稽人。

若兰妒绝阳台去,老蚌珠泪满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逋臣(bū chén)的意思:指逃避责任的官员或臣子。

才藻(cái zǎo)的意思:指人才的美好、卓越之才能。

弟子(dì zǐ)的意思:弟子指的是学生、徒弟,特指拜师学艺的人。

多才(duō cái)的意思:指一个人具有多种才能和技能。

滑稽(huá ji)的意思:形容言谈、行为荒诞可笑,引人发笑。

老蚌(lǎo bàng)的意思:比喻守旧、不思进取。

生故(shēng gù)的意思:指由于亲人或朋友的死亡而产生的悲伤和痛苦。

土神(tǔ shén)的意思:指乡间土地上的神明,泛指土地神。

西子(xī zǐ)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乡里(xiāng lǐ)的意思:指本乡本土的人,也可以泛指同乡、同地的人。

阳台(yáng tái)的意思:指房屋建筑物外突出的平台,供人休息、观景等。

夷光(yí guāng)的意思:指明亮、光明、明亮无比。

珠泪(zhū lèi)的意思:指眼泪像珠子一样晶莹剔透。

作土(zuò tǔ)的意思:指表面上看起来很有作为,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实质内容或价值。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毛翰林大可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诗人以“家近湘湖多紫莼”开篇,巧妙地将毛翰林大可与湘湖、紫莼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毛翰林大可的高洁品格和文采斐然。

“季鹰闻已作逋臣”,引用了晋代张翰(字季鹰)因思念家乡鲈鱼而辞官归隐的故事,以此比喻毛翰林大可可能也有归隐之意,或是对官场有所厌倦,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接着,“能争西子为乡里,莫继夷光作土神”,通过对比西施与范蠡(字夷光),表达了对毛翰林大可才华与品德的赞誉,希望他能在地方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仅仅作为地方神灵被供奉。

“弟子偏多才藻女,先生故是滑稽人”,这两句既赞美了毛翰林大可培养了许多才华横溢的女性弟子,也暗示了他本人的幽默风趣和不拘一格的个性。最后,“若兰妒绝阳台去,老蚌无珠泪满巾”,运用了典故,以兰花的美丽和老蚌的遗憾来表达对毛翰林大可才华未尽展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他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毛翰林大可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有对其才华未能充分施展的遗憾,以及对他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闽中晓发

戈有重英剑有房,马蹄南入荔枝乡。

无端画角声中月,偏照征人鬓上霜。

(0)

过桐君山

云断山疑合,川回路忽分。

秋声两岸叶,晓色万峰云。

旅雁冲帆度,寒蝉隔水闻。

严陵遗迹在,我欲问桐君。

(0)

迁秩之后闲居写怀

生平谬拟作真儒,消得闲官只著书。

微火厝薪犹自若,一绳维木欲何如。

秋来忽动莼鲈兴,夜梦时寻水竹居。

行止由天不由己,临风空复赋归欤。

(0)

羽林子三首·其一

珠袍年少子,名冠羽林中。

独佩流星剑,双悬明月弓。

陪游向何处,还入华清宫。

(0)

古从军行三首·其二

朝来射黄羊,驰逐出塞游。

忽闻匈奴至,万骑寇幽州。

被袍不及甲,肘挟双刃矛。

飞身入重围,手取单于头。

归来饮辕门,独耻非伐谋。

(0)

和徐德彰春日杂咏八首·其五

鸥沙十里带平沙,茅屋人家柳半遮。

柔橹呕哑移画舫,轻雷枥辘走香车。

泉如燕尾清流拆,草似裙腰白路斜。

何处玉钱都化蝶,夜来飞上一林花。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