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近湘湖多紫莼,季鹰闻已作逋臣。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逋臣(bū chén)的意思:指逃避责任的官员或臣子。
才藻(cái zǎo)的意思:指人才的美好、卓越之才能。
弟子(dì zǐ)的意思:弟子指的是学生、徒弟,特指拜师学艺的人。
多才(duō cái)的意思:指一个人具有多种才能和技能。
滑稽(huá ji)的意思:形容言谈、行为荒诞可笑,引人发笑。
老蚌(lǎo bàng)的意思:比喻守旧、不思进取。
生故(shēng gù)的意思:指由于亲人或朋友的死亡而产生的悲伤和痛苦。
土神(tǔ shén)的意思:指乡间土地上的神明,泛指土地神。
西子(xī zǐ)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乡里(xiāng lǐ)的意思:指本乡本土的人,也可以泛指同乡、同地的人。
阳台(yáng tái)的意思:指房屋建筑物外突出的平台,供人休息、观景等。
夷光(yí guāng)的意思:指明亮、光明、明亮无比。
珠泪(zhū lèi)的意思:指眼泪像珠子一样晶莹剔透。
作土(zuò tǔ)的意思:指表面上看起来很有作为,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实质内容或价值。
-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毛翰林大可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诗人以“家近湘湖多紫莼”开篇,巧妙地将毛翰林大可与湘湖、紫莼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毛翰林大可的高洁品格和文采斐然。
“季鹰闻已作逋臣”,引用了晋代张翰(字季鹰)因思念家乡鲈鱼而辞官归隐的故事,以此比喻毛翰林大可可能也有归隐之意,或是对官场有所厌倦,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接着,“能争西子为乡里,莫继夷光作土神”,通过对比西施与范蠡(字夷光),表达了对毛翰林大可才华与品德的赞誉,希望他能在地方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仅仅作为地方神灵被供奉。
“弟子偏多才藻女,先生故是滑稽人”,这两句既赞美了毛翰林大可培养了许多才华横溢的女性弟子,也暗示了他本人的幽默风趣和不拘一格的个性。最后,“若兰妒绝阳台去,老蚌无珠泪满巾”,运用了典故,以兰花的美丽和老蚌的遗憾来表达对毛翰林大可才华未尽展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他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毛翰林大可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有对其才华未能充分施展的遗憾,以及对他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