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作(biàn zuò)的意思:变成,转化为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不回(bù huí)的意思:不再回来或不再回去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城窟(chéng kū)的意思:指城墙内的房屋,比喻安全的地方或者隐藏的地方。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多马(duō mǎ)的意思:形容人非常聪明、机智。
封侯(fēng hóu)的意思:指被封为侯爵,成为高官显贵的意思。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健儿(jiàn er)的意思:指身体强壮、有力气的人,也用来称赞勇敢、有才华的人。
井泉(jǐng quán)的意思:指清亮的泉水,也用来比喻纯洁无瑕的品质或高尚的道德。
赖得(lài de)的意思:指依附得住,坚持得住。
马头(mǎ tóu)的意思:指事情的开端或起头。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马骨(mǎ gǔ)的意思:指人或动物的骨骼已经非常瘦弱,形容非常消瘦或憔悴。
泥污(ní w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被污染或玷污。
乾人(qián rén)的意思:指聪明能干、机智敏捷的人。
前阵(qián zhèn)的意思:前方的战斗队伍或行军队伍。
秦家(qín jiā)的意思:指秦朝的家族或后代,也泛指权贵家族。
蹄足(tí zú)的意思:指事物不完整或不完美。
望乡(wàng xiāng)的意思:指思念家乡或故乡的情感。
续后(xù hòu)的意思:继续之后,接下来
饮马(yìn mǎ)的意思:指在马上喝酒或饮水。也用来形容行进中的人或事物短暂停留、休息片刻。
阴山(yīn shān)的意思:指遮蔽阳光的山,比喻阻碍或遮蔽人的前途或发展。
在前(zài qián)的意思:在前指的是在某个位置或者顺序上位于前面。
枕弓(zhěn gōng)的意思:枕在弓上,形容人在战乱中无法安定。
征人(zhēng rén)的意思:招募人才,征集人才。
筑城(zhù chéng)的意思:建造城墙或堡垒,用以抵御敌人的进攻。
马蹄足(mǎ tí zú)的意思:形容人多而拥挤,熙熙攘攘的景象。
望乡堆(wàng xiāng duī)的意思:形容离家在外,思乡之情浓烈。
- 注释
- 长城窟:长城墙上的洞穴。
马骨:死去马的遗骸。
井泉:地下水形成的自然水源。
秦家筑城卒:秦朝时期修筑长城的士兵。
征人:出征的士兵。
望乡堆:引申为思乡之情的象征。
蹄踪:马蹄印。
泥污尽:被污泥完全覆盖。
枕弓睡著:以弓作为枕头躺下休息。
阴山:中国北方的一座山脉,这里代指前线或敌方阵地。
马头:此处形容马极度疲惫,头低垂。
封侯:古代对有功将领的封赏,这里指得到应有的荣誉。
- 翻译
- 长城的墙洞边,散落着众多马的遗骨。
自古以来这地方没有泉水井,全靠秦朝修筑长城的士兵。
出征的人牵马饮水满心忧愁不愿离开,长城仿佛成了他们思念家乡的寄托。
马蹄印还未干涸人已走远,后续的马匹到来把泥土踏得污浊不堪。
战士们以弓为枕躺着等待水源涌现,却见不到前方阵地上阴山的影踪。
战马累到蹄子脱落头也无力抬起,勇猛的战士战死沙场谁又能封他们为侯。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战争后的荒凉景象,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生与死、繁华与毁灭的强烈对比。首句"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直观地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死亡和破坏,长城原本是防御之用,却变成了战场,马骨成为了战争的遗留。
诗人通过"古来此地无井泉,赖得秦家筑城卒"这两句,强调了战争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劳动人民的怀念。长城不仅是军事工程,也是无数劳动者生命的见证。
接下来的"征人饮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则透露出战争中人的哀伤和思乡之情。在这片曾经繁华的地带,现在只剩下了对远方家园的无尽向往。"蹄踪未乾人去近,续后马来泥污尽"表达了战争的连绵不断,以及它所带来的环境破坏。
最后两句"枕弓睡著待水生,不见阴山在前阵。马蹄足脱装马头,健儿战死谁封侯"则是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体悟。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尚未干涸的马蹄印迹与已逝去的人命,以及战士们的英勇牺牲和无谓死亡,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悲哀。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又富有画面感,情感深沉,通过对长城这一文化符号的运用,抒发了对历史、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月初十日见盘莲花贻伍子
百卉含生意,应候乃发萌。
暮春启初月,春花吐其英。
桃李及杏柳,华林递主盟。
赏未罄春敷,望岂逮夏荣。
眷言此泽芝,天留绚朱明。
斗芳一何忙,早挺当春茎。
露凝犹苦寒,水映初泮冰。
欲制以为裳,将嫌春服轻。
西施在若耶,春游炫相矜。
昨岁爱花好,白花红绿骈。
今岁怜花早,花神有何灵。
寄与褰芳人,涉江若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