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雁山》
《出雁山》全文
宋 / 王十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三宿山中始出山,出山心尚在山间。

浮名夺我林泉趣,不及高僧一味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浮名(fú míng)的意思:虚假的声誉或名声

高僧(gāo sēng)的意思:指修行高深、悟性高超的僧人。

林泉(lín quán)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泉水,比喻清幽幽静的环境。

三宿(sān xiǔ)的意思:连续三天不离开某地

山心(shān xīn)的意思:指山峰的中心,也借指某个地方或事物的核心或最重要的部分。

心尚(xīn shàng)的意思:指人们追求的心理状态或价值观念。

一味(yī wèi)的意思:盲目地、固执地、一味地

鉴赏

这首诗《出雁山》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从山中归来后内心的复杂感受。

首句“三宿山中始出山”,简洁明了地描述了诗人长时间隐居山中的生活状态。这里的“三宿”并非实指三天,而是泛指一段时间,强调了诗人与山林的紧密联系和深入体验。接下来,“出山心尚在山间”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心理描写,表达了诗人虽然身体离开了山林,但心中仍留恋于山间的宁静与自由,体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深深向往和不舍。

紧接着,“浮名夺我林泉趣,不及高僧一味闲”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将世俗的浮名与山林之乐进行对比,指出浮名的诱惑如何夺走了他原本享受的林泉之趣。而“不及高僧一味闲”则进一步强调了高僧生活的自在与超脱,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简单而纯粹生活的向往和羡慕。通过这一对比,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热爱,也流露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真实探索。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思考价值。

作者介绍
王十朋

王十朋
朝代:宋   字:龟龄   号:梅溪   生辰:1112-1171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猜你喜欢

送刘景星教肥乡

常日黄梁说梦游,明朝匹马度邯沟。

山连王屋排空下,云在天门抱日浮。

枕里卢生迷岁月,皮间季野有阳秋。

丈夫功业时来建,肯向青藜叹白头。

(0)

九日招天章

蓟北江东路几千,万重心事别三年。

官程算得无多日,莫为渊明靳酒钱。

(0)

送宋惟德分教池州

池阳风物似长沙,第一名山是九华。

输与能诗宋文学,芙蓉影里岸乌纱。

(0)

送汪进之令永嘉

马上相逢识未真,论交已是十年人。

风云聚散惊浮世,霄汉飞腾有健身。

奉日岂应忘近主,鸣琴聊欲试亲民。

东风百里温州路,谁看桃花满县春。

(0)

题柳文裔扇

峥嵘碧琅玕,上有栖凤枝。

凤凰飞不还,山鸟空愁思。

春风开野棠,绿叶含华滋。

岂无好声音,缄口芳菲时。

谅无同心人,欲语先成悲。

佳人惜芳年,壮夫怀远期。

宁能阘两翅,扑簌蒿下肥。

(0)

乐归为张椿庭赋

东皇运玄化,百物竞华滋。

金商一司令,黄叶满庭墀。

大块陶我形,有合须有离。

古来贤达人,此事那能违。

桓子治石椁,三年费鑴追。

牛山感夕阳,哀伤涕沾衣。

拳拳惜馀日,欲作无穷规。

竟同草木腐,千秋有馀悲。

贤哉椿庭翁,洞烛今古非。

自言八十载,不蹈危险机。

修身慎吾行,大化从迁移。

幸此手足完,庶不惭恩私。

生乎颓然顺,死当浩然归。

陶潜拟挽歌,生与亲旧辞。

司空游圹中,酣饮仍赋诗。

二子信可人,吾今其庶几。

酌酒自为奠,告终自为词。

琅琅数百言,药石兼蓍龟。

春风动歌吹,宾从相追随。

山丘及华屋,一视了不疑。

旷然世外游,岂为形迹羁。

人生有此身,所贵能不亏。

全归见其亲,此乐知者稀。

尚怀子舆氏,易箦开衾时。

往者信自贤,来日方未涯。

愿翁劭厥德,优游过期颐。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