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水仙》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水仙花在不同季节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首句“天暖水仙花不香”,以反常现象开篇,暗示了水仙花在温暖的天气里似乎失去了其特有的香气,引人思考。接着,“天寒香始满兰房”一转,描述了当天气寒冷时,水仙花的香气开始充盈整个房间,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水仙花在寒冷环境下的生命力与香气的浓郁。
“生来姿性宜冰雪”一句,赞美了水仙花天生就适合生长在冰雪之中,其姿态与气质与严冬的冰雪相得益彰,展现出一种高洁脱俗之美。最后,“却笑梅花冻欲僵”则将水仙花与梅花进行对比,通过“笑”这一拟人化的动作,表达了水仙花对于梅花在严寒中几乎要被冻僵的处境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暗含了对水仙花自身适应严寒环境能力的自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不仅描绘了水仙花在不同季节中的不同风貌,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韧性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墨竹
东吴有客善写竹,意态清贞貌如玉。
妙笔能参造化机,聿见新飙起寒绿。
半窗风雨连晴阴,静听萧萧疑有声。
纤枝瘦叶人易识,虚心直节谁能明。
空蒙烟雾森昼晦,知君见此精神会。
林壑忘形共结盟,天寒岁暮长相对。
明妃咏一首
凄诀翠华宫,言归异域戎。
选图才易与,惊貌美无同。
绝代留长恨,黄金失至公。
影迟随北马,声咽羡南鸿。
魄玉销胡月,颜花殒塞风。
恩违春不到,愁乱雪偏濛。
梦国多逾切,怀乡久益浓。
蛾残香减黛,桃落粉凋红。
毳幕魂孤寓,琵琶拍自通。
泪悬青海上,啼尽不流东。
病体畏寒仲夏之月纩衣未舍一雨初霁欣然就曝檐下时逢饥岁百忧入怀俯仰候物率尔咏言四首·其一
时雨暧初霁,中园交飞鸟。
蝴蝶相参差,翩翩满芳草。
万物各有适,予无好怀抱。
哀疚缠绵之,肤颜成瘠稿。
炎天尚挟纩,就日若冬燠。
同龄多绿发,殷忧独先老。
枕榻违欢悰,时一弄文藻。
前路非我萦,蔬糜聊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