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广帅徐意一大参五首·其一》全文
- 注释
- 桂林:指桂林地区。
旧著:过去的往事。
绣衣:比喻文雅或显赫的官职。
来:到来。
久矣:已经很久了。
馀波:遗留的影响。
拍:冲击。
越台:古代的建筑,可能指代桂林的名胜。
自古:从古至今。
直臣:正直的大臣。
多:常常。
牧:管理,任职。
广:广地,这里可能指广东或广西。
曾:曾经。
赋:作诗。
岭头梅:岭上的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 翻译
- 桂林的旧事如绣衣飘然而至,长久以来,余波仍拍打着越台。
自古以来,正直的大臣多在广地任职,广平曾为岭头梅花写下诗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昴英的作品,名为《迎广帅徐意一大参五首(其一)》。从这四句话来看,诗人通过桂林旧著绣衣的到来,回忆起过去的情景和往事,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英雄人物的赞美。
“桂林旧著绣衣来”这句,以具体的事物为切入点,引出了下文的回忆。诗人通过对绣衣的描述,传递出一种历史感和文化的厚重感。
“久矣馀波拍越台”则是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以及某种情感的堆积。这里的“馀波”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岁月留下的痕迹,而“越台”则可能指的是一种超越或者是对高处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自古直臣多牧广,广平曾赋岭头梅”,诗人通过历史上的直臣(忠诚的官员)来表达自己对于忠诚和正直品质的推崇。这里的“牧广”可能是指管理或者治理一个宽广的地方,而“广平”则是在赞美某个地方的平安与祥和。“曾赋岭头梅”则是诗人自述,表明自己在岭头之上写下了赞美梅花的诗篇。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和坚韧不拔,这里可能也是在比喻诗人的品格或者是对梅花精神的向往。
整体来看,李昴英通过这四句话展现了自己对于历史、忠诚以及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了个人情感和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四秋日登浮远堂作
一叶下林表,秋色满蘅皋。
江风吹雨初过,天宇一何高。
蜡屐径来堂上,倚杖翛然长啸,万里看云涛。
逸兴浩无际,安得驾灵鳌。叹吾生,天地里,一秋毫。
江山如传,古来阅尽几英豪。
回首只今何在,举目依然风景,此意属吾曹。
欲去重惆怅,松径冷萧骚。
和陶弼思柳亭韵
白云叆叆结相缘,半夜镆铘舞醉仙。
五百年来得书记,罗洪溪畔浴沂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