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其三》
《题画·其三》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石壁岩岩翠倚空,疏松谡谡清风

夕阳满径看山立,何福修来是画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山立(shān lì)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挺拔,气势雄伟。

石壁(shí bì)的意思:指坚固、坚定不移的信念或决心。

疏松(shū sōng)的意思:指事物之间间隔较大,没有紧密结合的状态。

谡谡(sù sù)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谈举止温和、谦虚有礼。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修来(xiū lái)的意思:指通过努力修行、自我修正来得到进步或提高。

岩岩(yán yán)的意思:形容坚硬、坚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首句“石壁岩岩翠倚空”,以“岩岩”形容石壁的峻峭,而“翠倚空”则描绘出石壁上青翠植被与天空相接的景象,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自然景观。次句“疏松谡谡洒清风”,通过“疏松”的松树和“谡谡”的风吹过松林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仿佛能听到自然界的呼吸声。第三句“夕阳满径看山立”,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阳光洒在小径上,山峰独立于余晖之中,画面充满了温暖与宁静。最后一句“何福修来是画中”,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与思考,似乎在问世间有多少福分才能修得如此美妙的画卷。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成功地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文徵明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拈古十四首·其十三

这老汉,手头短。

灵隐即不然,见成公案,与汝三十棒。

棒头有眼,龙蛇易辨。

(0)

六祖赞

腰石碓坊舂,不识一丁字。

无树亦无台,犹传钵袋子。

(0)

赞蓑衣道人

佯狂混迹养天和,上界其如官府多。

暑了又寒寒又暑,一蓑衣外更无他。

(0)

赞宗道者

走下桐城赤脚归,半风颠又半憨痴。

草鞋却把袈裟裹,二虎双鸦笑杀伊。

(0)

接待

满甑熟炊无米饭,半途长接不来人。

但持此语诸方去,博得知音一笑新。

(0)

偈颂六十八首·其十二

巴陵三转语,钝置老僧门。

灵山无半句,报尽破庵恩。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