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有感于余心者,聊为和之·其三》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归(bù guī)的意思:不返回;不回来
晨光(chén guāng)的意思:晨光指早晨的阳光,也用来比喻新的希望和美好的前景。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村落(cūn luò)的意思:指农村的聚居地,也用来形容偏僻、落后的地方。
胡不(hú bù)的意思:表示没有不可以,无论什么都可以做到。
田园(tián yuán)的意思:指乡村、农田或田园生活,也用来形容宁静、安逸的环境。
熹微(xī wēi)的意思:形容光线微弱、昏暗。
烟火(yān huǒ)的意思:烟火是指烟雾和火焰,也用来比喻世间的红尘繁华和短暂的美好。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 注释
- 烟火:夜晚燃烧的烟火,象征着村庄生活的活力。
村落:乡村聚落。
晨光:清晨的阳光。
熹微:微弱、朦胧。
田园:乡村的田地和田园风光。
处处:到处。
好:美好。
渊明:陶渊明,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胡:何,为什么。
不归:没有回来。
- 翻译
- 村庄被烟火的热闹唤醒,清晨的阳光还带着微微的昏暗。
田野间各处风景优美,为何陶渊明还不归来呢?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田园风光的诗句,由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所作。诗中的意境闲适,语言质朴,却透露出一股淡淡的乡愁与留恋之情。
"烟火动村落,晨光尚熹微"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日早晨的情景。村庄中升起袅袅的炊烟,交织着初升的阳光,营造出一幅温馨而迷人的画面。这里的“熹微”形容的是晨曦初照时那种柔和且有些朦胧的光线,为诗境增添了一份恬淡。
"田园处处好,渊明胡不归"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留恋。苏轼以“渊明”自称,这里他似乎在质问自己,为何不选择留在这片美好的土地上,而是要回到尘嚣的人世间去。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与田园生活的无限赞赏和深切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碧蝉儿花
扬葩簌簌傍疏篱,薄翅舒青势欲飞。
几误佳人将扇扑,始知错认枉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