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浮光八咏·其六五龙宫》
《浮光八咏·其六五龙宫》全文
明 / 温纯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冬]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俗(fēng sú)的意思:指一定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风尚。

乾封(qián fēng)的意思:指官职高升,荣誉加身。

三户(sān hù)的意思:三户指的是三个家庭,用来形容人口很少或者人烟稀少的地方。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五龙(wǔ lóng)的意思:指五个非常厉害的人或物。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有年(yǒu nián)的意思:有很多年的经验或历史。

雩禜(yú yǒng)的意思:雩禜是一个古代祭祀的仪式,用来祈求丰收和平安。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温纯所作的《浮光八咏(其六)五龙宫》。诗中描绘了五龙宫的景象与氛围,通过“风俗存三户”、“雩禜寄五龙”等句,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接下来,我将从几个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1. **文化传承**:“风俗存三户,雩禜寄五龙。”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民间信仰的重视。在古代,风俗习惯和祭祀活动是维系社会秩序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诗人通过“三户”和“五龙”这两个意象,既指代了特定的文化符号,也象征着民间信仰的力量和历史的延续。

2.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有年书太史,无事忆乾封。”这两句诗体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和谐关系。太史记录年岁,代表着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和历史的记载;乾封则是地名,这里可能暗含着对过去某个时期美好生活的回忆。这种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然规律和社会变迁的深刻理解。

3. **情感与思考**:整首诗通过描绘五龙宫的景象,不仅展现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蕴含了对传统文化、历史记忆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诗人的情感细腻而深沉,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对生活、历史和自然的感悟。

4. **艺术特色**:从艺术角度来看,温纯的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具体场景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富含哲理的氛围,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自然和文化的独特见解。

综上所述,《浮光八咏(其六)五龙宫》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篇,更是对传统文化、历史记忆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反思。温纯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作者介绍
温纯

温纯
朝代:明

(1539—1607)陕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号一斋。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寿光知县,征迁户科给事中。累迁至左都御史。时矿税使四出,所至作恶多端。纯屡疏陈,不报。曾倡诸大臣伏阙泣请罢矿税。后以与首辅沈一贯不合,力请致仕。卒谥恭毅。有《温恭毅公集》。
猜你喜欢

忠武堂为苏卫张指挥题

留侯世业在平江,忠武名堂世莫双。

效力已膺三圣宠,宣威曾受万人降。

葵心向暖瞻天阙,剑气生寒镇海邦。

我欲题诗扬盛烈,却惭未有笔如杠。

(0)

寿赵总兵·其一

去年祝君寿,舣舟潇湘湾。

今年重祝君,遥遥望梅关。

梅关如在天,可望不可攀。

写我心中私,祝君比南山。

(0)

寄乡先生张养正医师

君子抱道德,所志恒在民。

达则善天下,穷亦思济人。

济人伊何切,医道体至仁。

先生吴中彦,医名冠时绅。

早承家世传,群书探其真。

疗病固本元,制药分君臣。

死生一脉决,其应若有神。

沈痾一剂起,奇效时能臻。

且其不责报,尝欲先贱贫。

所以贤大夫,礼遇隆嘉宾。

宋清韩伯休,鄙哉何足论。

越人与元化,足以继后尘。

况其卓荦才,高谈妙经纶。

斯人苟出仕,所志回阳春。

伟哉张先生,医中之凤麟。

作诗寄遐想,用俟观风陈。

(0)

次金太守伯玉诗韵乡举后同赴京道中阻冻故云

岁晚官河守冻时,宦途能起昔年思。

多君久荷分符宠,嗟我中遭失路悲。

故里相逢成老态,交情閒叙展愁眉。

如今有子俱登第,更羡贤郎早出奇。

(0)

送胡克容上舍南还

挟策聊为上国游,故乡归去属深秋。

黄花佳景多清思,青镜流年正黑头。

科目从知非力取,功名须信待时收。

相如珍重连城璧,他日重来价定酬。

(0)

寄上海李仲潚知县

上海有贤令,九江文献家。

长材刀中窾,清誉玉无瑕。

吏静常封印,民安早放衙。

讴声闻百里,传诵到金华。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