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螗螂》是明代诗人黄衷所作,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螗螂与黄雀在绿荫中的和谐共处,以及对鸣蝉的微妙态度,寓意深远。
首句“绿阴还翳化时衣”,以绿荫比喻自然环境的庇护,暗示了生命在自然界的生长与变化,如同化时衣一般,随季节更迭而变换。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生命的循环与适应性。
次句“生息曾堪讽后妃”,将螗螂与古代后妃相提并论,暗示了螗螂虽小,却能自立自强,其生存之道值得后妃们借鉴。这里的“讽”字,既可理解为讽刺,也可理解为启示,强调了螗螂在艰难环境中生存的智慧和勇气。
第三句“休向鸣蝉频怒臂”,是对鸣蝉频繁振动翅膀发出叫声的劝诫。鸣蝉在这里象征着那些自鸣得意、炫耀自己的人或事物,诗人通过这一形象,提醒人们不要过于张扬,应保持谦逊和平和的态度。
最后一句“个中黄雀正交飞”,以黄雀与螗螂的和谐共处,作为对前文的回应,强调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黄雀与螗螂虽然在生态链中处于不同的位置,但它们能够和平共存,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平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螗螂、黄雀与鸣蝉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的赞美,以及对人类社会中应保持谦逊、和谐相处的倡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对酒怀丹阳成都故人
劳生常羡髑髅乐,死时却悔生时错。
花前有酒不肯狂,回首朱颜已非昨。
君看古来贤达人,终日饮酒全其真。
世间万事竟何有,金樽翠杓差关身。
放翁少日无凡客,飞觞纵乐皆豪杰。
清歌一曲梁尘起,腰鼓百面春雷发。
故人仙去蓬莱宫,鸾丝凤竹醉春风。
石帆山下孤舟雪,一段清愁付此翁。
冬夜读书
挑灯夜读书,油涸意未已。
亦知夜既分,未忍舍之起。
人生各有好,吾癖正如此。
所求衣食足,安稳住乡里。
茆屋三四间,充栋贮经史。
四傍设几案,坐倦时徙倚。
无声九韶奏,有味八珍美。
寝饭签帙间,自适以须死。
岂惟毕吾身,尚可传儿子。
此心何时遂,感叹岁月驶。
冬夜有感
蓼虫常食苦,旅雁自知寒。
谈士惜卷舌,将军解愁鞍。
雪霜满天冬夜永,地炉无火青灯残。
功名富贵苦不早,一年百日红尘道。
西还故国无故人,憔悴少年心已老。
读书当许万户侯,岂意却作苏秦羞。
深取闾阎薄徒笑,鲁人不识东家丘。
吾祖谪官还旧里,灞陵亭尉犹低视。
少卿偶作匈奴降,陇西士人惭姓李。
由来人世轻不遇,文章第一空徒尔。
俛出跨下何施颜,当时悔过淮阴市。
夜深气射青云霄,此生早晚当乘轺。
弹冠举手揖豪贵,行得紫绶牢结腰。
本是壮夫志,几成儿女曹。
平生重恩义,聊为寄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