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
- 从前我居住在山岩上
松花飘落在草丛中
- 注释
- 昔日:过去的日子。
岩栖:住在岩石上。
松花:松树的花朵。
落:落下。
草根:草丛深处。
瓦中:在瓦片之中。
匪:不是。
我:指诗人自己。
棺椁:棺材。
任:听凭。
乾坤:天地,引申为世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达观自然的生活状态。“昔日岩栖处”表明诗人曾在山中居住,而“松花落草根”则是对这种山居生活的一种描写,通过松花轻盈落下,如同雪花般覆盖在草地上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平和、宁静的氛围。
“瓦中匪是我”一句中的“瓦”指的是寺庙的屋顶,而“匪是我”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这里并非字面意思上的否定,而是表明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之情。
最后,“棺椁任乾坤”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生死的豁达观念。在古代汉语中,“棺椁”指的是棺材和墓穴,代表着死亡与埋葬。而“任乾坤”则意味着把一切交给自然的天地,不加抗拒。这里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死时的一种平静接受态度。
整首诗通过山居、超脱世俗以及豁达生死,勾勒出一位修行者或隐士对于生活与死亡的深刻感悟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二郎神.清明思旧用《歇浦词》韵
白杨枝老,暗锁一天愁雾。
绝调已销沈,怎把钟期重铸。胜游空数。
也识人间怀旧泪,滴不透、夜台深土。
单苦是、山头灰蝶,飞遍我、凝眸处。听去。
饧冷清箫,莺凄远树。
渐挨到、黄昏灯乍点,又门掩、棠梨寒雨。
可怜新火新泉换,总催得、少年人暮。
看昨日花溪,小冢谁添,藓纹侵路。
教胄子四首并序·其三刚而无虐
大易进阳刚,阳刚乃君子。
万事成于刚,刚德信可美。
浩然不挠屈,此气胡能尔。
所贵强哉矫,中立而不倚。
惟刚或太过,为猛为暴耳。
更复为强梁,岂但虐而已。
忿来不知惩,心火倏然起。
美德转为凶,其咎乃可訾。
此心常戒慎,刚柔自中理。
飘沙走石心,淀作澄潭水。
刚用孰为先,莫先于胜己。
尚书胡公哀挽
造化钟英秀,邦家得俊良。
才猷超贾董,治具际虞唐。
驰骛诗书府,嬉游翰墨场。
策名留雁塔,通籍列鹓行。
献纳禆时政,褒迁沐宠光。
贰卿推陆佃,考士仰欧阳。
位与名俱进,身由道益彰。
襟怀春可挹,器度海难量。
拜命持双节,巡行遍四方。
民风归采察,山水任徜徉。
足迹几千里,年华十七霜。
归朝承眷顾,拾级上岩廊。
调护亲储副,师资重国庠。
秩宗兼版使,霄汉应文昌。
政务劳参订,谋谟赖赞襄。
星辰随步履,雨露散天香。
锦诰荣三代,奎星聚一堂。
麟袍纡玉带,鸟篆刻银章。
特进三孤秩,还持八座囊。
九重偏倚注,七纪尚康强。
任重商伊尹,知休汉子房。
优容谁得似,锡赉更非常。
泉石双吟屐,烟波一画航。
耄年黄发老,仙梦白云乡。
天上骑箕尾,人间失栋梁。
哀荣昭异数,恩泽及诸郎。
生死应无憾,勋名总不忘。
碑文新最迹,竹帛永流芳。
愿识嗟何及,追思倍衋伤。
毗陵江上路,云水共苍茫。
《尚书胡公哀挽》【明·祁顺】造化钟英秀,邦家得俊良。才猷超贾董,治具际虞唐。驰骛诗书府,嬉游翰墨场。策名留雁塔,通籍列鹓行。献纳禆时政,褒迁沐宠光。贰卿推陆佃,考士仰欧阳。位与名俱进,身由道益彰。襟怀春可挹,器度海难量。拜命持双节,巡行遍四方。民风归采察,山水任徜徉。足迹几千里,年华十七霜。归朝承眷顾,拾级上岩廊。调护亲储副,师资重国庠。秩宗兼版使,霄汉应文昌。政务劳参订,谋谟赖赞襄。星辰随步履,雨露散天香。锦诰荣三代,奎星聚一堂。麟袍纡玉带,鸟篆刻银章。特进三孤秩,还持八座囊。九重偏倚注,七纪尚康强。任重商伊尹,知休汉子房。优容谁得似,锡赉更非常。泉石双吟屐,烟波一画航。耄年黄发老,仙梦白云乡。天上骑箕尾,人间失栋梁。哀荣昭异数,恩泽及诸郎。生死应无憾,勋名总不忘。碑文新最迹,竹帛永流芳。愿识嗟何及,追思倍衋伤。毗陵江上路,云水共苍茫。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5067c68be1cc718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