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罗孟弼·其二》
《送罗孟弼·其二》全文
宋 / 王庭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君到吴山问禅,禅翁无法与君传。

若从妙喜言句,掀倒禅床悄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禅床(chán chuáng)的意思:指禅宗僧人修行时所用的床榻,也指修行禅定的地方。

妙喜(miào xǐ)的意思:形容事情非常美好,令人欢喜。

悄然(qiǎo rán)的意思:悄然意为安静、轻声地进行某种活动或改变,形容做事不露声色、不引人注意。

问禅(wèn chán)的意思:指向禅师请教禅宗心法或禅理。

吴山(wú shān)的意思:指无法逾越的障碍或困难。

无法(wú fǎ)的意思:无法指无法做到、无法实现某种愿望或目标。

言句(yán jù)的意思:言辞、语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的《送罗孟弼(其二)》中的一节,通过独特的对话形式,展现了禅宗的精髓和诗人对禅悟的独特见解。

“君到吴山莫问禅”,诗人首先以一种轻松而引人入胜的方式邀请友人前往吴山,但同时也暗示了在寻求禅悟的过程中,不应过于执着于形式化的问答或教条式的指导。“禅翁无法与君传”,进一步强调了禅悟的非言语性,即无法通过传统的传授方式来获得,它更多地依赖于个人的体悟和内在的觉醒。

接下来的“若从妙喜觅言句”,则是在提示读者,如果试图从文字、言语或特定的教义中寻找禅悟的线索,可能会陷入误解或表面的理解。“掀倒禅床却悄然”,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真正的禅悟并非外在的行动或言语所能表达,而是内心深处的平静与觉醒,是一种超越言语和形式的深刻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对话,巧妙地传达了禅宗追求内在觉悟而非外在知识的哲学思想,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自我觉醒的可能性,而非依赖于传统的教导或仪式。

作者介绍

王庭圭
朝代:宋

(1080—1172)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为茶陵丞,有能政。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桧死,许自便。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乾道中除直敷文阁。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易》。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猜你喜欢

感遇六首·其五

我初居三山,同里数十人。

尊酒相劳苦,言辞亦谆谆。

去来四十年,皆成冢中尘。

子孙虽或存,败屋卖作薪。

此亦何罪哉,不过坐一贫。

我幸未至此,亦复拙谋身。

无饭可哺汝,触目成悲辛。

(0)

留别义塾诸公

婆娑七十翁,已矣将焉求。

麋鹿违本性,一朝出林丘。

故园在何许,驾言东南游。

人才盛吴会,讲贯多儒流。

内顾衰朽质,污渠映清沟。

坐有歌骊驹,将贻识者羞。

溽暑困朱夏,偃息时归休。

南窗小容膝,卧对红葵榴。

年华不我待,青镜照白头。

祇今已后死,巨海吹浮沤。

诸君幸少壮,勖学追前修。

(0)

偶得吟

林间无事可装怀,昼睡功劳酒一杯。

残梦不能全省记,半随风雨过东街。

(0)

秋怀·其二

天高正寥泬,深夜群动阒。

秋声从何来,淅沥复萧瑟。

须臾忽澎湃,愁思若悽恻。

罢琴试静听,纷纷鸣四壁。

有如贾少年,流涕重太息。

时事已凄凉,俛仰一今昔。

嗟余复何言,抱此长戚戚。

(0)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其一

吾生常羁旅,送客情更重。

嗟哉平生交,今复万里送。

愁端寓心目,往感接魂梦。

穷途独栖迟,直道竟何用。

(0)

谒无尽墓

飞动少年意,如今推达尊。

何人窥畛域,投老见根源。

草没碑无字,林深木有孙。

只须说廉蔺,犹足褫谀魂。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