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四 公 子 吟 宋 /邵 雍 时 去 三 王 ,事 归 五 霸 。七 雄 既 争 ,四 子 乃 诧 。孟 尝 居 先 ,信 陵 居 亚 。平 原 居 中 ,春 申 居 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申(chūn shēn)的意思:指人们积极向上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畏权势,勇于实现自己的理想。
居中(jū zhōng)的意思:指在一定的范围内处于中心位置,也可指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保持中立、公正的立场。
居先(jū xiā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方面中处于领先地位或先行者的位置。
陵居(líng jū)的意思:指人去世后的安息之处,也泛指墓地、坟墓。
孟尝(mèng cháng)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进行仔细观察、研究、分析。
平原(píng yuán)的意思:指平坦的土地,也用来比喻没有阻碍和困难的环境或状态。
七雄(qī xióng)的意思:七个英勇的雄壮人物或势力。
三王(sān wáng)的意思:指三位具有统治地位或权威的王者。
四子(sì zǐ)的意思:指四个儿子,也泛指子孙后代。
五霸(wǔ bà)的意思:指五个强大的统治者或者掌握权力的人。
信陵(xìn líng)的意思:指言辞虚假,不可信任。
- 注释
- 时去:历史的篇章远离。
三王:指古代的三位圣明君王。
事归:权力转移。
五霸:指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
七雄:战国时期的七个强大的国家。
既争:已经竞争。
四子:指战国四公子。
诧:出类拔萃。
孟尝:孟尝君,姓田,名文。
居先:位居首位。
信陵:信陵君,魏无忌。
亚:次于。
平原:平原君赵胜。
居中:位于中间。
春申:春申君黄歇。
下:末位。
- 翻译
- 历史的篇章已远离三位圣王,权力逐渐落入五个霸主之手。
战国时期,七个国家激烈争夺,四位公子脱颖而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四公子吟》,通过对古代历史的回顾,描绘了战国时期四位著名公子——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和春申君的权势地位。"时去三王,事归五霸",暗示了从远古的圣王时代过渡到春秋战国的争霸时期。"七雄既争,四子乃诧",进一步强调了战国群雄并起,这四位公子在其中脱颖而出,各自占据了一席之地。
"孟尝居先,信陵居亚",将孟尝君排在首位,信陵君位居其次,显示出他们的影响力。"平原居中,春申居下",则表明平原君位于两者之间,而春申君排名稍后。通过这样的排列,诗人展现了这四位公子在当时历史格局中的重要角色和影响力。
整首诗简洁明快,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四位公子的排序,寓含了对人才辈出、权力更迭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