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笔山》
《笔山》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似得卧游图,峰峰落座隅。

并将文格古,恰与性灵孤。

意内真隐生来老孺

高深在目聚米何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深(gāo shēn)的意思:指知识、技术或思想等深奥难懂,超出一般人的理解能力。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聚米(jù mǐ)的意思:聚米意为聚集稻米,比喻积累财富或资源。

老孺(lǎo rú)的意思:指年老体弱的人。

落座(luò zuò)的意思:指坐下或就坐,表示找到合适的位置坐下。

深长(shēn ch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内涵深远、意义丰富。

生来(shēng lái)的意思:指天生、自然具备某种品质或特点。

文格(wén gé)的意思:文格指文学作品的格调高雅、文采出众,通常用来形容文章或作品的风格优美。

卧游(wò yóu)的意思:躺在床上游玩,形容人懒散不务正业。

性灵(xìng líng)的意思:指人或物有一种独特的气质或灵性。

意内(yì nèi)的意思:内心深处的意思或感受

在目(zài mù)的意思:指在眼前、在视野内。

真隐(zhēn yǐn)的意思:真实的隐藏或隐蔽

座隅(zuò yú)的意思:指人坐在角落里,形容孤寂、寂寞。

鉴赏

这首诗《笔山》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笔山”这一独特意象的深刻感悟。

首先,“似得卧游图,峰峰落座隅。”这两句诗以“卧游图”为引子,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想象的空间,仿佛置身于一幅画卷之中,每一座山峰都清晰地映现在眼前,仿佛是直接落在了座位的一角。这种手法不仅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视觉效果,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

接着,“并将文格古,恰与性灵孤。”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笔山”的形象与古代文人的气质相联系,强调了这种自然景观与个人精神世界的契合。这里的“文格古”既指古代文人墨客的风格,也暗含着对传统美学的追慕;而“性灵孤”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以及对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的坚持。

“意内存真隐,生来伴老孺。”这两句诗继续深入探讨了诗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里,“真隐”不仅指的是自然界的真谛和隐秘之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和隐秘情感的流露。同时,诗人将自己比作“老孺”,意味着他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如同长辈与晚辈之间的深厚情感,充满了温暖与和谐。

最后,“高深长在目,聚米复何须。”这两句诗总结了诗人对“笔山”的整体感受。通过“高深长在目”,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欲望。而“聚米复何须”则是一种超脱的态度,意即在心中已有山川之景,无需再借助实物或工具来模拟或收集。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丰富。

综上所述,《笔山》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与之相融合的内心世界。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山水画卷,更是诗人精神境界的体现,蕴含着对自然、艺术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其十

开田望食麦,春陇无秀色。

深耕不偿勤,牛耳徒湿湿。

丰凶谁主张,坐令愁煎迫。

河清会有时,得酒洒胸臆。

(0)

勉学

学力艰危见,精诚梦寐知。

众人虽莫察,吾道岂容欺。

雷雨含元气,蓍龟决大疑。

为儒能体此,端不负先师。

(0)

点绛唇

身后功名,古来不换生前醉。青鞋自喜。

不踏长安市。竹外僧归,路指霜钟寺。孤鸿起。

丹青手里。剪破松江水。

(0)

送渊师归径山

我昔尝为径山客,至今诗笔馀山色。

师住此山三十年,妙语应须得山骨。

溪城六月水云蒸,飞蚊猛捷如花鹰。

羡师方丈冰雪冷,兰膏不动长明灯。

山中故人知我至,争来问讯今何似。

为言百事不如人,两眼犹能书细字。

(0)

浣溪沙·其三张金志洗儿

招福宫中第几真。餐花辟谷小夫人。

天翁新与玉麒麟。

我识外家西府相,玉壶冰雪照青春。

小郎风骨已凌云。

(0)

惜奴娇·其六曲破

楼起霄宫里。五福中天纷绛瑞。

弦管齐谐,清宛振逸天外。

万舞低回纷绕,罗纨摇曳。

顷刻转轮归去,念感激天意。

幸列熙台,洞天遥遥望圣梓。

五夕华胥,鱼钥并开十二。圣景难逢无此。

人间动且经岁。娩婉踌躇,再拜五云迤逦。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