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三茅风雨图》
《题三茅风雨图》全文
宋 / 蔡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笔间云气毫末,纸上松声有无

收得三茅风雨样,高堂六月是冰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ānmáofēng
sòng / càizhào

jiānyúnshēngháozhǐshàngsōngshēngtīngyǒu

shōusānmáofēngyànggāotángliùyuèshìbī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毫末(háo mò)的意思:指极小的数量或程度。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三茅(sān máo)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所用的三种茅草,也比喻虚伪、假装。

收得(shōu de)的意思:指接受、获得或收取某种东西。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三茅风雨图》,作者为宋代的蔡肇。诗中通过描绘笔下云气缭绕,仿佛能听见纸上的松涛声,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画作的意境。诗人将画面中的风雨景象比喻为三茅山的风雨,进一步强调了画作的逼真与艺术魅力。最后,他以“高堂六月是冰壶”来形容观者在欣赏此画时感受到的清凉与心境的净化,如同夏日六月的厅堂因画中的风雨而变得如冰壶般清冷,给人以超凡脱俗的艺术享受。整首诗寓情于景,赞美了画家的技艺和作品所传达的清凉意蕴。

作者介绍
蔡肇

蔡肇
朝代:宋

蔡肇(?~1119)字天启,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蔡渊子。北宋画家,能画山水人物木石,善诗文,著有《丹阳集》,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蔡肇初事王安石,见器重,又从苏轼游,声誉益显。尝与王诜、李公麟、苏轼、米芾等十六人雅集西园。在京师开封任官时,画平冈老木,余纸请李公麟画远水归雁和舟楫,早萌退隐之意。画迹有《松路仙岩图》、《山麓渔舟图》、《雪陂钟馗图》、《松下逍遥图》、《煎茶图》,著录于《绘事备考》。又《仁寿图》相传是其作品,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
猜你喜欢

陪靳利安检校游了山灵岩寺留题

乱云深处出双尖,环列冈峦具尔瞻。

石发栉风分翠鬒,岩泉透日下珠帘。

露寒仙肘声容见,云护禅衣法律严。

喜共清游归路晚,绿阴亭槛草纤纤。

(0)

连江舟行十首·其九

幽邃归无极,嵌空尚可凭。

碧通天一罅,秀拔地千层。

环佩鸣绡幌,珠玑络锦缯。

浑疑接仙驭,箫韵下崚嶒。

(0)

徐仲仁以使君天上来六诗投赠遂歌山中人次韵答之·其二

我本山中人,渴饮松下露。

松肪酿春酒,和月共吞吐。

一瓢甘自醉,漓薄亦不恶。

澹然有真味,醲滟反成痼。

常恐樽罍空,或贻友朋怒。

万里困风尘,十年负幽趣。

平生陶靖节,耿耿见寐寤。

初非薄轩冕,且复事农圃。

难效西施颦,虑失邯郸步。

故园归何时,委心任吾寓。

(0)

牵黄熊回山

野性由来不入群,历阶穿窦恣纷纷。

主人自有茅庐在,好去山中吠白云。

(0)

渊明醉像

玉山颓矣葛巾偏,老仆扶持步不前。

莫道先生浑不醒,醉中犹记义熙年。

(0)

烟林诗思图

青丝络头白鼻騧,林下春风踏落花。

最忆吟馀饶野兴,淡烟斜照数归鸦。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