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三茅风雨图》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三 茅 风 雨 图 宋 /蔡 肇 笔 间 云 气 生 毫 末 ,纸 上 松 声 听 有 无 。收 得 三 茅 风 雨 样 ,高 堂 六 月 是 冰 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毫末(háo mò)的意思:指极小的数量或程度。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三茅(sān máo)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所用的三种茅草,也比喻虚伪、假装。
收得(shōu de)的意思:指接受、获得或收取某种东西。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三茅风雨图》,作者为宋代的蔡肇。诗中通过描绘笔下云气缭绕,仿佛能听见纸上的松涛声,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画作的意境。诗人将画面中的风雨景象比喻为三茅山的风雨,进一步强调了画作的逼真与艺术魅力。最后,他以“高堂六月是冰壶”来形容观者在欣赏此画时感受到的清凉与心境的净化,如同夏日六月的厅堂因画中的风雨而变得如冰壶般清冷,给人以超凡脱俗的艺术享受。整首诗寓情于景,赞美了画家的技艺和作品所传达的清凉意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徐仲仁以使君天上来六诗投赠遂歌山中人次韵答之·其二
我本山中人,渴饮松下露。
松肪酿春酒,和月共吞吐。
一瓢甘自醉,漓薄亦不恶。
澹然有真味,醲滟反成痼。
常恐樽罍空,或贻友朋怒。
万里困风尘,十年负幽趣。
平生陶靖节,耿耿见寐寤。
初非薄轩冕,且复事农圃。
难效西施颦,虑失邯郸步。
故园归何时,委心任吾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