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慈光塔》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书 慈 光 塔 宋 /释 智 圆 灵 骨 未 藏 三 十 载 ,我 来 收 得 葬 孤 山 。此 中 起 塔 不 在 大 ,已 有 高 名 垂 世 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垂世(chuí shì)的意思:指杰出的人物或作品留传后世,给人们带来深远影响。
高名(gāo míng)的意思:名声很高,声誉卓著。
孤山(gū shān)的意思:指孤立的山峰或独立的山岭,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社会中孤独无助。
灵骨(líng gǔ)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核心部分或精髓。
起塔(qǐ tǎ)的意思:建造高塔或修建大楼的开始阶段。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收得(shōu de)的意思:指接受、获得或收取某种东西。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的《书慈光塔》,表达了对慈光塔的敬仰与感慨。诗中提到,塔主的灵骨已经埋藏了三十年,而诗人亲自将其收敛并安葬在孤山之上。诗人强调,这座塔虽然不大,但其名声却早已在世间流传开来。诗的核心在于赞美塔的象征意义和它所承载的精神价值,而非单纯描绘塔的物质形态。通过这样的表达,可以看出诗人对历史人物及其遗志的尊重,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惠洪上人
洪濛既判,惠然红日。天地开明,即心是佛。
尘沙刹海,遍界发辉。一丝毫头,昧之不得。
却须直下掀翻,休为知见所执。
受用只此平常,更无玄妙奇特。
若是衲僧门下,难免痛棒三十。
目今且赠四藤,任便东西南北。
回首集云峰,面前青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