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翠华(cuì huá)的意思:指美丽的花朵或翠绿的草木。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杜宇(dù yǔ)的意思:指难以驯服的鸟类,比喻难以驾驭或控制的人或事物。
旷莽(kuàng mǎng)的意思:形容荒凉、茫无边际的样子。
令王(lìng wáng)的意思:指令君主或者上级的命令,也可以指令人行事的权威和威信。
蛮烟(mán yān)的意思:形容战火连绵不断,烟尘四起。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失中(shī zhōng)的意思:指人在某种事情上失去中心,迷失方向或失去重心,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
王气(wáng qì)的意思:指君主的威严和统治力量。
一自(yī zì)的意思:自己一个人,独自一人
粤峤(yuè qiáo)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
招魂(zhāo hún)的意思:通过特殊的方式唤醒死去的人的灵魂。
至尊(zhì zūn)的意思:最高、最尊贵的地位或身份。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中断(zhōng duàn)的意思:指被打断或中途停止,表示某种活动或过程被干扰或中止。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吊厓(其一)》,是明代诗人李之标所作。诗中描绘了厓门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沧桑,充满了对过往的缅怀和对历史的深思。
首联“群峰中断出厓门,旷莽当年托至尊。”开篇即以雄浑之势,描绘了厓门的壮观景象,仿佛在述说当年帝王在此托付天下的豪情壮志。次联“一自翠华游粤峤,遂令王气失中原。”转折处,诗人借历史事件,表达了王气衰败、国运不振的感慨,翠华象征帝王巡游,粤峤指南方,中原则代表中央政权,两者对比,凸显了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悲凉。
接着,“蛮烟尚带千秋恨,杜宇长衔万代冤。”诗人进一步深化主题,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情感相融合,蛮烟与杜宇分别象征着南方的神秘与哀怨,千秋恨与万代冤则直指历史的沉痛记忆,表达了对过往苦难的深切同情与怀念。
尾联“白骨苍苔世共远,江间何地可招魂。”收束全诗,诗人以白骨苍苔的荒凉景象,暗示历史的无情与遗忘,同时也提出了对逝去灵魂的追寻与哀悼,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与对逝者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厚重的历史背景相结合,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民族兴衰的感慨,以及对过往英雄与先人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