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蔟蔟(cù cù)的意思:形容聚集在一起密密麻麻的样子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法鼓(fǎ gǔ)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威严。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寰宇(huán yǔ)的意思:指整个宇宙、世界。
满虚(mǎn xū)的意思:形容内心充实而外表虚弱。
面相(miàn xiàng)的意思:
[释义]
(名)〈方〉相貌,样子。
[构成]
偏正式:面(相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上来(shàng lái)的意思:指事物从下往上或由远处移动到近处。
升堂(shēng táng)的意思:指晋升到更高的地位或更高的级别。
投子(tóu zǐ)的意思:投子指的是投石。比喻投靠敌人或背叛朋友。
雪峰(xuě fēng)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入云,覆盖着白雪。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一面(yī miàn)的意思:表示两个或多个相对的事物或观点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现或发生。
一二(yī èr)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也可用来表示数量。
祖师(zǔ shī)的意思:祖先的师傅,指某一领域的创始人或权威人物。
三四五(sān sì wǔ)的意思:形容程度、数量或顺序不是特别准确或固定的。
一二三(yī èr sān)的意思:表示顺序或递进关系,依次排列或进行。
祖师禅(zǔ shī chán)的意思:指修行者通过静心冥想,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 鉴赏
这首宋代释仲易的《偈》,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禅宗修行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禅宗修行者在秋日的虚庭中,通过击鼓、聚集、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寻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过程。
“一二三四五,升堂击法鼓。” 开篇以数字“一”至“五”起笔,既营造出一种仪式感,也暗示了修行者从个体到集体的凝聚过程。击鼓是佛教仪式中的重要环节,象征着唤醒内心的觉醒和对佛法的追求。
“蔟蔟齐上来,一一面相睹。” 描述了修行者们有序地聚集,彼此面对面,进行心灵的交流与碰撞。这里的“蔟蔟”形容人多而密,体现了修行群体的紧密性和互动性。
“秋色满虚庭,秋风动寰宇。” 运用了自然景象来衬托修行环境的宁静与深邃。秋色满庭,不仅渲染了季节的氛围,也寓意着修行者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沉。秋风动寰宇,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宁静的意境,使之超越了个体,触及更广阔的世界。
“更问祖师禅,雪峰到投子。” 最后两句则点明了修行的目的——探索和领悟禅宗的真谛。这里提到的“祖师禅”是指禅宗的创始人或重要传承者的教诲,而“雪峰到投子”则是借用历史上的禅宗故事,比喻修行者们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不断求索、不断深入,最终达到心灵的觉醒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偈》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禅宗修行者在自然与内心的双重探索中,寻求精神自由与智慧的过程,充满了哲理与美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冬至雪
旱久魃不死,连阴未成雪。
微阳九地来,颠风三日发。
父老窃相语,号令风为节。
讲武罢冬夫,畿甸休保甲。
累囚出死地,冗官去烦杂。
手诏可人心,吾君信明哲。
风频雪犹吝,来岁恐无麦。
天公听一言,惟幸早诛魃。
子瞻闻瘦以诗见寄次韵
多生习气未除肉,长夜安眠懒食粥。
屈伸久已效熊虎,倒挂渐拟同蝙蝠。
众笑忍饥长杜门,自恐莫年还入俗。
经旬辄瘦骇邻父,未信脑满添黄玉。
海夷旋觉似齐鲁,山蕨仍堪尝菽粟。
孤船会复见洲渚,小车未用安羊鹿。
海南老兄行尤苦,樵爨长须同一仆。
此身所至即所安,莫同归期两黄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