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郑梅深》
《和郑梅深》全文
宋 / 黄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江湖识面恰似相知

腹贮三馀学,才工十咏诗

声名太史家世当时

客路携琴去,终须遇子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家世(jiā shì)的意思:指家族的世系和家族的声誉。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客路(kè lù)的意思:指旅途或外出的路程。

恰似(qià sì)的意思:恰好像,正如同

声名(shēng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声誉。

识面(shí miàn)的意思:识别人的面相和表情,以推测其内心思想和真实意图。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相知(xiāng zhī)的意思:相互了解并深知彼此的心意。

新识(xīn shí)的意思:新的认识或新的见解

咏诗(yǒng shī)的意思:咏诗是指吟咏、赞美诗歌的意境和艺术,表达对诗歌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子期(zǐ qī)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儿子或后代。

翻译
在江湖中初次相识,就像遇见了老朋友。
满腹经纶,积累了多年的学习,擅长写十首诗。
名声如同苏东坡那样显赫,家族可以追溯到郑当时那样的显贵人物。
踏上旅途时带着琴,期待能遇到像子期那样的知音。
注释
江湖:指社会或广阔的世界。
新识面:初次相识的人。
恰似:就像。
旧相知:老朋友。
腹贮:腹中充满,学问渊博。
三馀:指业余时间,古人称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才工:才华出众。
十咏诗:十首诗,形容诗才丰富。
声名:名声。
苏太史:苏轼,北宋文学家,太史是官职。
家世:家族背景。
郑当时:汉代名臣郑兴,以廉洁著称。
客路:旅途。
携琴:带着琴。
子期:古代知音故事中的钟子期,比喻知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庚的作品《和郑梅深》,通过对新相识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奇妙的缘分和深厚的文学共鸣。"江湖新识面,恰似旧相知",形象地表达了初次相见却仿佛早已熟悉的亲切感。接下来的"腹贮三馀学,才工十咏诗",赞美了对方深厚的学问和出众的诗歌才华,暗示了对方在文学上的造诣非凡。

诗人进一步将对方比作历史上的名人,如苏太史(苏轼)和郑当时(汉代贤臣郑兴),以此赞扬其高尚的名声和家族背景。最后两句"客路携琴去,终须遇子期",借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了对这位新朋友的期待,期待他们能像古人那样成为知音,共享音乐和文学的乐趣。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新友的赞赏和期待,体现了宋末元初时期文人士大夫的交友之道。

作者介绍

黄庚
朝代:宋   字:星甫   号:天台山人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猜你喜欢

新霁

一雨逢朝旭,融怡天下春。

飞禽还恋旧,邻树各怀新。

微绿侵书幌,新红点水蘋。

隔江云出岫,远思共谁论。

(0)

东平古墓行

月黑山头零夜雨,石马嘶风石人语。

墓前春草吹又生,墓后松柏摧为土。

古碑深镌大元年,屃屃僵卧双螭缠。

荒村谁为作寒食,舍人小冢伴荒烟。

不须过此重叹息,世间万事有终极。

南山欲锢竟何如,汉寝唐陵人莫识。

(0)

榕城晚霁

海日朝逢霁,江云远度城。

垂藤含雨重,斜燕逐风轻。

飞阁凌云影,清泉落沼声。

容怀随地好,把酒听啼莺。

(0)

书座右二章·其二

奔马不可驭,盘石不可斡。

是非反掌间,铅刀贵一割。

我心似寒灰,百念俱刊剟。

愿更塞其端,绝之在由蘖。

(0)

题尧年叔水交山庄

路随流水入,门对最高峰。

叶落千山雨,泉鸣五夜钟。

欲眠时枕石,间坐为听松。

也有喧阗处,秋蝉与壁蛩。

(0)

阌乡书怀是日拟宿盘豆不果

丛芦盘豆隔风烟,关外心情夏景天。

漫向稠桑呼妙子,可堪《锦瑟》忆华年。

贫携旧玩询胡贾,老乞金丹礼洞仙。

明日雁行欣握手,却愁霜鬓两皤然。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