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花(bǎo huā)的意思:形容珍贵而美丽的花朵。
残阳(cán yáng)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前的残余余晖,也比喻衰老、衰败的景象。
长使(cháng shǐ)的意思:长时间担任使命或职责。
打弯(dǎ wān)的意思:形容力量强大,能够将物体弯曲或变形。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过客(guò kè)的意思:指短暂经过的人或事物,比喻来去匆匆,不久停留的人。
江月(jiāng yuè)的意思:指江河上的月亮,比喻美好的景色或情景。
金篆(jīn zhuàn)的意思:指书法家的墨迹或篆刻家的刻印,比喻文章或书法的风格独特、卓越。
经坐(jīng zuò)的意思:坐得住,能够承受。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乞食(qǐ shí)的意思:指以乞讨为生,靠向别人讨要食物来维持生计。
檀林(tán lín)的意思:指佛教寺庙中的树林,也用来形容人群众多、聚集在一起。
谈经(tán jīng)的意思:指谈论经书、经典或学问的事情。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卫城(wèi chéng)的意思:指保卫城池或保卫国家的重要任务。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旃檀(zhān tá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威风凛凛,也可形容事物的色彩华丽、光彩夺目。
篆冷(zhuàn lěng)的意思:形容字迹或书法笔墨干燥、冷淡无情。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钱岳的《静安八咏录三(其二)讲经台》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庄严的佛教场景。诗中通过“潮打弯埼半欲摧”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时间的流逝相联系,暗示了讲经台历经岁月的洗礼。接着,“老禅称土筑高台”则点明了此处的历史积淀和僧侣的辛勤劳作。
“旃檀林下谈经坐,舍卫城中乞食回”两句,生动展现了僧侣们在宁静的环境中潜心研读佛经,以及他们朴素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佛教修行的精髓。而“江月夜摇金篆冷,天风时散宝花来”则通过夜色中的江面和微风吹拂下的宝花,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了佛法的深邃与神秘。
最后,“惟馀石塔残阳里,长使登临过客哀”以夕阳下的石塔作为收尾,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引发了读者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僧侣们坚守信仰、不畏艰难的精神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讲经台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