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虞山行晓霜》
《上虞山行晓霜》全文
元 / 宋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略彴凝霜晓不乾,竟无人迹漫漫

马蹄踏破铅华色得似鸳鸯瓦上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得似(de sì)的意思:像是、仿佛

华色(huá sè)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美丽动人。

略彴(lüè zhuó)的意思:略彴是指轻轻地、悄悄地离开或离去。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漫漫(màn màn)的意思:长时间或长距离的、漫长的、无尽的

凝霜(níng shuāng)的意思:形容冷静、淡泊、清雅。

铅华(qiān huá)的意思:指外表华丽而内在空洞、虚假的装饰或繁华景象。

人迹(rén jì)的意思:指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或痕迹所在的地方。

霜晓(shuāng xiǎo)的意思:指天气寒冷,露水凝结成霜,清晨时分的景象。

蹄踏(tí tà)的意思:蹄子踏在地上,比喻人的行动或事物的发展有坚实的基础。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鸳鸯(yuān yāng)的意思:指夫妻恩爱、形影不离的意思。

白漫漫(bái màn màn)的意思:形容一片白茫茫一片,没有尽头。

鸳鸯瓦(yuān yāng wǎ)的意思:比喻夫妻和谐相处,互相依赖。

鉴赏

这首元代宋褧的《上虞山行晓霜》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宁静的冬日早晨景象。"略彴凝霜晓不乾",这里的"略彴"是小桥的意思,"凝霜晓不乾"形容桥上的霜冻如冰,清晨的阳光也无法使其融化,显得格外冷寂。"竟无人迹白漫漫"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连人的足迹都难以寻见,一片洁白无垠。

"马蹄踏破铅华色",诗人通过马蹄声的出现,打破了这份静谧,暗示有人或有行者正在山间穿行。"铅华色"可能指的是铅灰色的霜色,也可能暗指马蹄扬起的尘土与霜色相融,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最后,"得似鸳鸯瓦上看"以比喻收尾,将山路上的情景比作鸳鸯瓦上的图案,暗示这是一幅精心构图的画面,虽静中有动,却依然保持着一种和谐与美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上虞山行早霜的独特韵味,既有静态的自然景观,又有动态的人物活动,给人以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作者介绍
宋褧

宋褧
朝代:元   字:显夫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生辰:1294-1346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猜你喜欢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0)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0)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0)

临江仙·池外轻雷池上雨

池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0)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0)

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
忧患凋零。
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
犹似当年醉里声。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李振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