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不久(bù jiǔ)的意思:不久表示时间短暂,不久之后即将发生或结束。
禅悦(chán yuè)的意思:指心灵深处的宁静和满足。
痴狂(chī kuáng)的意思:形容人非常疯狂、痴迷或狂热。
达古(dá gǔ)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古老、有年代感。
荡荡(dàng dà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阔,没有边际。
多闻(duō wén)的意思:指一个人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广泛接受各种信息。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日入(rì rù)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黑了。也用来比喻人的生命终结或者事情的结束。
声音(shēng yīn)的意思:指声音洪亮、响亮。
外边(wài biān)的意思:指在某个地方的外面或边缘,也可表示离开某个地方。
闻达(wén dá)的意思:指人的名声和声誉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可。
无物(wú wù)的意思:没有任何东西或物质存在
无明(wú míng)的意思:无明是佛教用语,意为无明状况或无知状态。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虚幻(xū huàn)的意思:指事物虚假、不真实,与现实相悖。
珍羞(zhēn xiū)的意思:指珍贵而稀少的美味食物,也用来形容珍贵的事物。
- 鉴赏
这首《十二时颂(其八)》由南北朝时期的宝志大师所作,充满了深刻的哲理与佛学思想。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对人生、智慧与解脱的思考。
首句“日入酉,虚幻声音终不久”,以日落酉时为背景,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和现实世界的短暂。这里的“虚幻声音”可能指的是世间的喧嚣与浮华,暗示这些声音终将消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接着,“禅悦珍羞尚不餐,谁能更饮无明酒”,进一步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禅悦,即禅定中的喜悦,是内心平静与满足的状态;而“珍羞”则指珍贵的食物,这里用来比喻内心的满足与快乐。诗人提出疑问:“谁能更饮无明酒?”无明酒象征着无知与迷惑,表达了对摆脱无知、追求智慧的渴望。
“没可抛,无物守,荡荡逍遥不曾有”,这几句诗表达了对自由与解脱的向往。没有可以抛弃的事物,也没有需要守护的东西,只有在自由自在的状态下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真谛。这里强调了心灵的解放,不受物质与世俗的束缚。
最后,“纵你多闻达古今,也是痴狂外边走”,诗人通过对比,指出即使知识渊博、通晓古今,也可能只是在追逐外在的名利与虚荣,而真正的智慧与解脱往往在于内心的平静与觉悟。这句话提醒人们,真正的智慧不应停留在书本知识上,而应深入内心,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的意义、智慧的追求以及解脱的境界,展现了宝志大师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新郎·其二次刘后村
葵扇秋来贱。阿谁知、初回轻暑,又教题遍。
不是琵琶知音少,无限如簧巧啭。
倩说似、长门休怨。
莫把蛾眉与人妒,但疏梅、淡月深深院。
临宝鉴,欲妆懒。少时声价倾梁苑。
到中年,也曾落魄,雾收云卷。
待入汉庭金马去,洒笔长江滚滚。
好留取、才名久远。
过眼荣华俱尘土,听关睢、盈耳离骚婉。
歌不足,为嗟叹。
登天清阁
夕阳低尽已西红,百尺楼高万里风。
白发年年何处得,只应多在倚栏中。
拥鼻吟/吴音子.吴音子
别酒初销,怃然弭棹蒹葭浦。
回首不见高城,青楼更何许。大艑轲峨,越商巴贾。
万恨龙钟,篷下对语。指征路。
山缺处,孤烟起,历历闻津鼓。
江豚吹浪,晚来风转夜深雨。拥鼻微吟,断肠新句。
粉碧罗笺,封泪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