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联深蕴哲理与文脉,将圣人之教与先生之道巧妙融合,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近圣人之居,教亦多术矣",开篇即以“圣人”为引,强调圣人的居所往往蕴含着丰富而多元的教诲。这里的“教亦多术”,不仅指圣人传授知识的方法多样,更暗含了对后世学习者广泛探索、深入理解的期待。通过“近”字,仿佛引导读者去接近圣人的智慧,感受其深远的影响。
紧接着,“守先生之道,文不在兹乎”则进一步深化主题。这里的“先生”指的是传授知识、指导后学的老师或学者,强调了遵循正确路径的重要性。通过“守”字,表达了坚守原则、遵循正道的态度。而“文不在兹乎”则提出疑问,似乎在说:真正的学问、文化的精髓难道不就在这些遵循之道中吗?这不仅是对知识传承的肯定,也是对后世学者的一种激励,鼓励他们深入探索,不断求知。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展现了对圣贤智慧的尊崇,也蕴含了对教育与学问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学习方法、路径选择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它既是对古代教育理念的致敬,也是对现代学习者的启示,提醒人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善于学习,更要懂得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龙吟·华灯明月光中
华灯明月光中,绮罗弦管春风路。
龙如骏马,车如流水,软红成雾。
太一池边,葆真宫里,玉楼珠树。
见飞琼伴侣,霓裳缥缈,星回眼、莲承步。
笑入彩云深处。
更冥冥、一帘花雨。
金钿半落,宝钗斜坠,乘鸾归去。
醉失桃源,梦回蓬岛,满身风露。
到而今江上,愁山万叠,鬓丝千缕。
水龙吟·梦回寒入衾绸
梦回寒入衾绸,晓惊忽堕瑶林里。
穿帷透隙,落花飞絮,难穷巧思。
着帽披裘,挈壶呼友,倚空临水。
望琼田不尽,银涛无际,浮皓色、来天地。
遥想吴郎病起。
政冷窗、微吟拥鼻。
持笺赠我,新词绝唱,珠零玉碎。
馀兴追游,清芬坐对,高谈倾耳。
晚归来,风扫停云,万里月华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