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呈王平江二首·其一》
《呈王平江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倦著尚书履,闲凝燕寝香。

声犹传汉殿,句岂羡韦郎。

偃泊姑铃阁,遄归定玉堂

不惟献纳,政复用文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惟(bù wéi)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复用(fù yòng)的意思:指重复利用已有的资源或办法,以达到节省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铃阁(líng gé)的意思:指宫殿内的钟声和阁楼的鸣钟声。

尚书(shàng shū)的意思:指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文件的官员,也泛指书籍、文书。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献纳(xiàn nà)的意思:指将财物、物品等奉献给国家或上级。

燕寝(yàn qǐn)的意思:指帝王在夏季时迁往南方避暑的行为,也用来形容高官显贵的生活奢华。

玉堂(yù táng)的意思:指高贵、尊贵的地方或场所。

政复(zhèng fù)的意思:指政权更迭,政治局势复杂变化的情况。

尚书履(shàng shū lǚ)的意思:指官员履行职责,尊重法度,勤政廉洁。

注释
倦著:形容疲惫地穿着。
尚书履:尚书官服,古代高级官员的服饰。
燕寝:妃嫔或贵妇的居所,此处指闺房。
香:香气,可能指闺房中的熏香。
汉殿:汉代的宫殿,借指古代朝廷。
韦郎: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以诗才闻名。
偃泊:暂时停留,休息。
姑铃阁:可能是官署或馆阁的名称。
玉堂:古代皇宫中藏书和议政的地方,也指显赫的职位。
资:凭借,贡献。
献纳:向君主进献意见或物品。
政复:更主要的是。
文章:这里指诗文才华,也可指治国方略。
翻译
他疲倦地穿着尚书官服,悠闲地品味着闺房的香气。
他的声音仿佛还在汉朝宫殿回荡,诗才并不逊色于韦郎。
他在姑铃阁暂作歇息,急切地想要回到玉堂任职。
他不仅凭借才学进献忠言,更主要的是凭借文章治理政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呈王平江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疲惫与厌倦,他已不再满足于繁琐的尚书事务,而是渴望闲适的生活和清雅的气息。"倦著尚书履,闲凝燕寝香"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于忙碌与宁静生活的对比,暗示了他对轻松环境的向往。

"声犹传汉殿,句岂羡韦郎"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高雅文学的追求,他希望自己的声音和文句能像在汉代宫殿中回荡一样,具有深远影响,而不只是羡慕韦郎(可能指的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才情。

"偃泊姑铃阁,遄归定玉堂"表达了诗人希望能暂时放下责任,前往姑铃阁(可能指一处静谧之地)休息,然后迅速回归重要的玉堂(可能指朝廷或重要的办公场所),表明他对公务的重视,但也渴望适时的休憩。

最后两句"不惟资献纳,政复用文章"揭示了诗人的双重身份,他不仅以文学才华服务于朝廷,还期待通过自己的文章为国家建言献策,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文人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赵蕃在官场中既尽职尽责又追求精神自由的复杂心境,以及他对文学价值的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菩萨蛮·娟娟侵鬓妆痕浅

娟娟侵鬓妆痕浅。
双眸相媚鸾如翦。
一瞬百般宜。
无论笑与啼。
酒阑思翠被。
特故瞢腾地。
生怕促归轮。
微波先注入。

(0)

夜行船·昨夜佳期初共

昨夜佳期初共。
鬓云低、翠翘金凤。
尊前和笑不成歌,意偷转、眼波微送。
草草不容成楚梦。
渐寒深、翠帘霜重。
相看送到断肠时,月西斜、画楼钟动。

(0)

诉衷情·银缸夜永影长孤

银缸夜永影长孤。
香草续残炉。
倚屏脉脉无语,粉泪不成珠。
双粲枕,百娇壶。
忆当初。
君恩莫似,秋叶无情,欲向人疏。

(0)

马上口占送九舅入京城亲联句

之子洛中来,芳樽喜暂开。
人夸阿连少,吾愧士衡才。
丹阙凤皇去,清川鸿雁回。
都门春色美,相送思悠哉。

(0)

皇雅十首·《宪古》二章

帝怀永图,治古是宪。
四方守臣,惟屏惟翰。
在昔艰难,弗惠训典。
跨都连城,高牙以建。
有土有民,肆乃征缮。
以息以容,终焉叛涣。
凡今帅臣,狃厥闻见。
匪革乱原,曷清多难。

(0)

水调歌头·万倾太湖上

万倾太湖上,朝暮浸寒光。
吴王去後,台榭千古锁悲凉。
谁信蓬山仙子,天与经纶才器,等闲厌名缰。
敛翼下霄汉,雅意在沧浪。
晚秋里,烟寂静,雨微凉。
危亭好景,佳树修竹绕回塘。
不用移舟酌酒,自有青山渌水,掩映似潇湘。
莫问平生意,别有好思量。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