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季鹰鲙,鲈鱼香至今。
归舟经白荡,莫即爱秋林。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送高廷评》其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句“自作季鹰鲙,鲈鱼香至今”,以典故引入,借用晋代张翰(字季鹰)因思念家乡鲈鱼而辞官归隐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高廷评的深切思念之情。鲈鱼之香,不仅指食物的香气,更象征着友情的醇厚与长久。
接着,“归舟经白荡,莫即爱秋林”两句,描绘了诗人想象中友人乘舟经过白荡湖畔,被秋日林木的美丽景色所吸引的情景。白荡湖的宁静与秋林的绚烂交织,营造出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寓含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心情愉悦的美好祝愿。
“夫子且兼喜,平生子所钦”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欣赏与敬重。这里的“夫子”是对高廷评的尊称,表明诗人对其人格魅力和才华的钦佩。“兼喜”二字,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旅途中的喜悦之情的理解与共鸣,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欣慰与自豪。
最后,“兰言在怀袖,三岁益情深”以“兰言”比喻真挚的言语或情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尽管相隔多年,这份情谊却如同兰花般愈发浓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持久不变的珍视与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而真挚的友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
天平篇什外,政事亦无双。
威令加徐土,儒风被鲁邦。
清为公论重,宽得士心降。
岁晏偏相忆,长谣坐北窗。
年年长是阻佳期,万种恩情只自知。
春色转添惆怅事,似君花发两三枝。
北客悲秋色,田园忆去来。
披衣朝易水,匹马夕燕台。
风剪荷花碎,霜迎栗罅开。
赏心知不浅,累月故人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