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宗上人的僧侣,他穿越北方与南方的边界,寻求佛法的智慧。诗中充满了对旅途艰辛与内心追求的深刻感悟。
首句“川舌一从尝虏馔”,形象地描述了宗上人初次踏入异域,品尝了敌方的食物,暗示了他跨越边界的勇敢与决心。这里的“虏馔”既指异族的食物,也暗含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接纳。
次句“山衣三载湿湘云”,则展现了宗上人在山间行走,三年间衣衫被湘地的雨水浸湿,象征着他在修行路上的不懈努力与坚韧不拔。湘云不仅代表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是对宗上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表明他在艰苦环境中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第三句“挑包又过江南去”,说明宗上人再次踏上旅程,这次是向南而去。这一句不仅表达了他继续前行的决心,也预示着他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挑包的动作,既体现了行旅的艰辛,也象征着他对佛法追求的执着。
最后一句“鶗鴂遥知半路闻”,运用了《诗经》中的典故,鶗鴂(即杜鹃)在古代常被视为悲鸣的鸟,这里用来比喻宗上人在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或挑战。然而,“遥知半路闻”并非直接表达悲观,而是暗示即使在艰难的旅途中,宗上人也能通过内心的智慧和力量,感知并克服这些障碍。这句诗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即无论面对何种困境,都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宗上人旅途经历的描绘,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对佛法的执着追求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态度。诗中蕴含的哲理,是对人生旅途中的挑战与自我超越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吴伯江所藏文湖州山水韵
乘空作山川,妙绝借墨色。
曲折千里素幅间,来自吴兴白蘋客。
乃知潇湘洞庭岸,平吞胸中寄笔力。
清霜摇落江海空,如闻冥冥度惊鸿。
重楼复阁底处所,使我绝欲空濛中。
吴侯吴侯安用许,浪迫归心赴翛渚。
如何唤得江上船,一卧苍波占烟雨。